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凌烟阁第八功臣落魄时的告密信,差点让李世
TUhjnbcbe - 2024/3/7 16:02:00

隋唐演义类小说里面有一个靠山王杨林,此人在正史上没有记载,大家普遍认为靠山王的原型人物是隋朝出将入相的杨素。据《新唐书》记载,杨素曾经对年轻的李靖说:“小伙子你谈吐不凡,日后必成大器,你早晚能坐在我今天的位置上,我看好你呦。”

李靖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在早年的时候,被韩擒虎、杨素等隋朝名臣看好。只可惜,大隋朝论资排辈的现象非常严重,李靖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依然要从小官当起。隋炀帝大业末年,年轻的李靖被朝廷派去马邑当官。马邑就是那个著名的“马邑之谋”的马邑,这里在当时是太原留守李渊的防区。

李靖剧照,感谢原作者

当时的李渊,正在紧锣密鼓筹划起兵造反。要起兵造反,就必须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当时的制度,地方守将要招兵,必须获得天子诏书授权。李渊想招兵买马,又没有隋炀帝的授权,就对太原副留守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说:“刘武周离太原只有三百里地,他背后有突厥人支持,他要是打到太原来,我们现在的兵力肯定挡不住。我想招兵买马抵抗刘武周,又怕路途遥远,等我们的使者到了江都报信,又拿着皇上的批复回来。一来一回的功夫,我怕太原早就被刘武周攻破了。(今吾为留守,而贼据离宫,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

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

王威、高君雅赶紧说:“皇上让唐国公镇守太原,那是相信你啊。现在情况万分危急,唐国公可以一边招兵买马,一边派使者报告皇帝陛下。等陛下的批复到了,兵马也就招募好了,这样就不怕刘武周攻打太原了。(国家之利可专者,公也)”

王威、高君雅这对蠢货,隋炀帝派他们牵制监督李渊,他们被李渊卖了,还替李渊数钱。这个时候,身在马邑的李靖,敏锐的意识到李渊要谋反。李靖想去江都,把李渊谋反的事情报告给隋炀帝。当时的李靖,是李渊的部下,他不能大摇大摆的离开马邑,这样肯定会引起李渊的怀疑啊。李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假装自己犯了法,被朝廷治罪了。李靖让人把自己押进囚车,以罪犯的身份走向了告密之路。

隋炀帝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渊见到李靖被锁着铁链,还坐着囚车离开马邑。他被李靖蒙骗了,他以为李靖是犯了朝廷法度,是朝廷命人押解李靖入朝治罪,就没有在意李靖的去向。李靖坐着囚车,离开了李渊的防区,然后快马加鞭,直奔长安而去。李靖到了长安之后,才发现长安没有管事的人,只好转道江都,想亲自向隋炀帝告密。偏偏这个时候,天下大乱,长安通往江都的各条道路,都有反王截断了。

李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无可奈何,他知道李渊要谋反,但是信就是送不出去。这个时候的李渊,设了一个计,贼喊捉贼,以谋反的罪名杀了王威、高君雅两个蠢货。然后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的旗号正式起兵,浩浩荡荡杀向长安。李渊势如破竹,打进了长安城。这个时候的李靖,还怀揣着李渊谋反的告密信,困坐长安城送不出去呢。(此事典出《新唐书.李靖传》语:“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道梗。”)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渊活捉了告密未果的李靖,才知道他早就知道自己要谋反,而且想向隋炀帝告密。这下子,可把李渊吓出了一身冷汗。李渊想啊:“我用打突厥剿刘武周的名义,骗过了王威、高君雅,没想到让李靖识破了。幸亏这小子的告密信没送出去,不然的话,只要隋炀帝一道诏书,王威、高君雅就可以要我全家的命啊!”

在我看来,如果李靖的告密信到了隋炀帝手里。当时的李渊还没有招募到兵马,并且他身边还有隋炀帝安排的王威、高君雅。只要隋炀帝下一道诏书给王高二将,李渊就要被以谋反之罪诛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李世民家族别说开创大唐社稷,恐怕连小命都会没有了。

凌烟阁图片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渊越想越生气,就下令斩了李靖。李世民比较深明大义,他认为李靖是隋朝的官员,知道了太原起兵的密谋,向隋炀帝报告,是忠君的表现。这样忠君的人才,若能为大唐所用,必定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李世民替李靖向李渊求饶,李渊给了二郎一个面子,放过了李靖。李靖后来成了大唐战神,名列凌烟阁功臣第八位,也算是报答了李世民的救命之恩了。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李靖传》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1
查看完整版本: 凌烟阁第八功臣落魄时的告密信,差点让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