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痤疮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隋笔-(九)杨广(五)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这首出自能剧《敦盛》的和歌,因为织田信长之死而广为人知。按道理说,隋朝的杨广应该是听不到这首和歌的。但是,如果他泉下有知,能邂逅织田村长的话,必然会以日出之国天子的身份一把把这首和歌的所有权抢过去。公元年,这一年在中国的大地上至少存在着三个正统王朝的年号——隋炀帝的大业十四年,隋恭帝的义宁二年以及唐高祖的武德元年。单从这一年,你就能看出这一年有多么混乱。此时的隋炀帝,已经避难江都一年有余。尽管三年前他还在东都大宴群臣,接受来自各个番邦使臣的朝贺,庆祝对高丽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然而此刻,他却已经窘迫到了不得不征发江都附近的寡妇来充实侍卫的地步。从第二次征高丽开始,隋朝大地就开始燃起了反叛的烽火,甚至就连昔日相国杨素的儿子杨玄感都趁着大*东征造了一把反。对泥腿子造反,杨广从来不以为意,因为在当时宗族势力还很强大,他只担心关陇贵族集团背后反水。因此,当杨玄感叛乱的消息传到东征大营的时候,他才大惊失色,下令班师。杨玄感的叛乱虽然声势浩大,奈何其人的*事能力和眼光相较其父差之远矣,因而很快就被平定。然而,燎原之火已经点燃,再也灭不掉了。五年之后,天下已经糜烂到了极点。河北有窦建德,河南有李密,安徽有杜伏威,江西有林士弘,就连首都附近的冯翊都出现了起义*;而在北境,突厥也撕毁和隋朝的和约,大肆南侵。这些人名,也许你听过,也许你没有。但这都不重要,因为在大业十三年,一股势力在太原崛起——唐国公李渊,起义了。{!--PGC_COLUMN--}那么杨广呢?早在大业十二年,他就带着一家老小跑到了江都,在这里,他将迎来他人生的最后一幕。可曾记否,二十八年前,那个带领五十一万大*兵分三路直捣金陵的少年皇子,在一众名将的簇拥下昂首阔步迈进三百年帝京,宣称自己是代表大隋来解救南朝人民的慷慨激昂?可曾记否,曾经那个气势磅礴、志在天下的青年皇帝,刚一上台就颁布诏令,要“庶乎四聪以达,天下无冤”的豪情万丈?俱往矣!此刻在扬州的,只有一个萎靡不振、纵情声色的老年皇帝,在江都行宫之中苟且偷生,静静等待着命运的裁决!面对这副模样的隋炀帝,也不是没有人劝过他。早在他准备逃往江都前,就有人劝他别走,结果被杀头;到了汜水滨又有人劝他回銮,依旧被杀;等到到了江都以后,杨广懒洋洋地对自己的皇后说了一句在史学界相当著名的话: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且共乐饮耳!随后,杨广又喝下一杯酒,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出了一句更有名的话:好头颈,谁当斫之?所谓“长城公”,就是指的陈叔宝,这位南陈后主在投降隋朝以后被封为长城公。他在杨坚去世后三个月也咽了气,随后被杨广赐谥号为“炀”。有趣的是,知道陈叔宝谥号是“炀”的寥寥无几,但杨广这个隋炀帝的头衔却是妇孺皆知。终于,杨广迎来了命运的裁决:帝叹曰:“我何罪至此?”文举曰:“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帝曰:“我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德戡曰:“溥天同怨,何止一人!”化及又使封德彝数帝罪,帝曰:“卿乃士人,何为亦尔!”德彝赧然而退。帝爱子赵王杲,年十二,在帝侧,号恸不已,虔通斩之,血溅御服。贼欲弑帝,帝曰:“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文举等不许,使令狐行达顿帝令坐。帝自解练巾授行达,缢杀之。这段摘自《资治通鉴》的对话,真实而细腻的体现了杨广生命里的最后一刻的那份贵族气息和倔强。尤其是在面对爱子斩于面前而强忍住悲痛,大吼出那句“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时,更让人为之倾倒。相形之下,几位乱臣狐假虎威、在受尽了荣华富贵后却要亲手干掉曾给予他们一切的杨广,更体现出其卑鄙。当然,杨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终于承认了,“我实负百姓”。仅凭这一句,就说明这个心比天高到胡作非为的皇帝,起码本性还不算坏。只是由于方法实在过激过当,最终成为命运角力里的失败者而已。平心而论,杨广做过的事,别人难道就没做过?杨广征高丽,李世民也征高丽。杨广开大运河,唐朝就没开过?杨广下江南不过三次,康熙、乾隆祖孙一人至少六次!而杨广开创科举,为打通阶层固化奠定基础所作的贡献,又有几人传颂过?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杨广是失败者而已。试想,倘若大隋江山能稳固存续超过两百年,杨广势必会是伟大皇帝的代名词。后世戴给李世民的所有头衔,或许就会全部戴在头上。这里绝不是贬低李世民,只不过历史更青睐胜利者而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千年后张养浩的这句话,诚不我欺也。弄死杨广的人,叫宇文化及。这仿佛是一种循环:三十多年前,杨家人将宇文家族满门抄斩;三十多年后,又一个宇文氏出来干掉了杨坚的儿孙。那么,这个宇文化及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