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江都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中,如何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招引科创项目落户,增添发展新动能?如何拓宽视野,精准施策发力,广揽海内外人才,使之与本地产业深度互融?干事谋业,思想要先行。江都区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紧扣建设新兴科创名城的使命担当,梳理痛点、难点,总结典型亮点,形成解决问题的“工具箱”。10月21-23日,《扬州日报》头版头条连续推出《看江都如何将主题教育与科创名城建设相结合》系列上、中、下三篇报道,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看江都如何将主题教育与科创名城建设相结合(上篇)
思想大解放动能大转换
▲《扬州日报》10月21日第A01版:头版
10月11日,江都经济开发区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喜事盈门,由该公司建造的“VIKSTRAUM”号正式交付船东。这艘载重吨的不锈钢化学品船,是中航鼎衡今年交付的第11艘船。在全球航运业处于低谷的大背景下,中航鼎衡一家船厂却平均每月交船一艘以上,这无疑是江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样本之一。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展开。江都区在主题教育中边学边查边改,盘点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问题。江都区委书记张彤要求全区*员干部,围绕在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中,江都如何继续做好样板和表率,认真组织调查研究,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动力。
资源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如何加快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产业制高点?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如何通过绿色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如何通过思想大解放,进一步释放机制活力,广聚天下英才……一个个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求索之问,驱动江都百尺竿头再跨越。
1如何破解发展的资源瓶颈?看一家船企的高科技逆袭
加快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中航鼎衡是一名先行者。
中航鼎衡落户江都经济开发区时,可用岸线仅米,只能建造载重不超过5万吨的船舶。面对先天性资源要素不足,中航鼎衡选择向科技创新要发展空间——制造中小型液货船暨特种船。
这条路充满挑战,日本和韩国船厂技术领先,几乎垄断了每个细分市场。
依托中航船舶旗下著名芬兰设计公司德他马林的技术优势,中航鼎衡联合江苏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成立科技攻关小组,不断优化技术,逐步积淀起技术优势。高校智力资源的注入,让中航鼎衡克服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噪音和减震问题,一度困扰中航鼎衡。他们请来哈工大李玩幽教授团队,问题迎刃而解。如今,中航鼎衡已申报并获批42项国家专利,拥有双燃料动力船企业标准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9项。在3万吨以下中小型化学品船细分领域,-年,中航鼎衡在手订单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一举打破日本船企的垄断地位。
向高校科研院所借智,中航鼎衡打破资源瓶颈,实现高科技发展逆袭,是江都区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结出的硕果。
江都区*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与28所省外、高校构建校地深度合作联盟转移转化科技成果项,获批省“双创计划”团队6个、人才人,市“绿扬金凤计划”人才人,动态保持挂职博士、教授人。
2如何引领传统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看一个新落户项目引领产业质态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江都区传统制造业实力雄厚,如何增创传统产业领先优势?围绕传统产业链,招引高科技项目布局创新链,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正在强力拉动传统产业质态提升。
今年4月落户江都的中科蓝海(扬州)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利用国内领先的智能视觉技术,为传统制造企业装上“眼睛”和“大脑”,正在引领一批企业“鸟枪换炮”。
近水楼台先得月。同在江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天健机械,第一个享受到扬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技术带来的技术红利。
天健机械是粉末冶金零件制造商,主营汽车减震器零件、电动工具、齿轮等。过去,公司减震器检测全部依赖人工,11名工作人员每天最多检测7-8万件。今年5月,天健机械采购了一台全自动光学筛选检测机,用于减震器检测,不但让工作人员减少至1人,而且8小时内可检测11万件。尝到甜头的天健机械,最近又下订单,新采购6台检测机。
在江都区科技镇长团助力推荐下,更多的江都企业向扬州中科蓝海抛来合作绣球。
天健机械的同行——大桥镇企业立德粉末闻讯后,迅速组织考察,最近向扬州中科蓝海下了订单;天健机械的下游客户——丁沟镇企业德威尔调研后也来洽谈方案;小纪镇企业奥特瑞上马新生产线,与扬州中科蓝海签下千万元合同。
随着客户口口相传,扬州中科蓝海正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