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劫余小记中太平天国时的江都一瞥扬州
TUhjnbcbe - 2023/10/20 17:16:00
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臧穀(-),谱名肇庸,字怡孙,号雪溪,江都邵伯人。

臧穀幼读诗书,学养深湛。同治四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可能是对同光年间的朝*颇为失望,再加上不擅官场应酬,在遭父母丧时,遂激流勇退,致仕回到扬州,镌有“臣三十即归田”小印。归里后,以诗自娱,组织“冶春后社”。

臧榖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曾分别于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二十六日,咸丰六年三月一日至三月十三日,咸丰八年九月三日至十五日三次进入扬州。当得知太平*前锋到达仪征时,他便避居江都邵伯,后又迁寄江都永安。在此期间,他曾几度往返江都扬州之间,写下《劫余小记》,记录了太平*在扬州的情况和自已的经历。其中,自然有不少关于江都的史实。由于是亲闻亲历,因而很有价值。

关于清*,他在文中写道:“贼尝一至仙镇。由是而马桥,邵埭,河东人心惶惶。适琦侯*至甘泉山,贼乃撤队回…”,“会雷君携钱东平来,议保里下河。由邵埭至仙镇,遂撤万福桥,营于河东”,“雷营初议……以捐輸为饷”,“东乡富室咸乐輸。而征比之甚……富室不足,又创为捐卡”。“当*饷支绌,吾民亦谅其不得己,迨后此沿以为例,久之无革除日,不能不谓雷君为始作俑者。”

太平*北伐图

臧穀在文中说,开始,太平*曾一度企图至仙女庙,并进而北进马桥,邵伯,弄得人心惶惶。后来琦善到了甘泉山,太平*只得马上撤回。而雷以諴则从邵伯来仙女庙,拆掉万福桥,这才暂时保住河东一带的太平。为了弥补*饷不足,雷与钱东平先是动员富户捐輸,后因数量较大,又创立厘捐,并就此一直沿袭下来,似无革除之日,大大增加了民众负担,雷是始作俑者!

关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臧穀在书中写道:咸丰六年()“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江北奇旱,下河诸湖荡素称泽国,至是皆涸,风吹尘起,人循河行以为路。乡民苦无水饮,就岸脚微润处掘尺许小穴名井汪,待泉浸出,以瓢勺盛之。恒浑浊有磺气,妇子争汲若琼浆玉液”,“田禾尽苦槁,飞蝗蔽日……间补种荞菽,亢不能生,即生亦为蝗所害”,“斗米需钱七百,麦值与之齐,凡民家不饘粥而偶得一饭,邻女羡且忌。磨麦尝至四五更。平时以面食人,以麸食犬豕,犬之娇者犹不肯食麸焉,今则煮面为稀糊,麸虽细终不受和,略切之呼为钉条,沉诸釜底,熟以疗饥。然亦有买粪田之豆饼而食者”。

十年八月“湖水秋涨……启埧宣泄,……大王庙皆成缺口,堵塞之费帑甚巨。王(万清)又于宝公寺旁(注邵伯)起三圣殿。三圣为何?中奉头壮缪,左文昌,右财神,邵埭人至今香火不绝。”“大王庙决口日,余方寄永安葛村,水至暴涨数尺,晨鸡鸣屋巅,田蛙吠床底,蛇亦蠕蠕然欲与人争栖息间……如是者月余,水漸落”,“迨重阳后霜风告警,往来稍有人迹,……乡农补种二麦,多有淤垫不能耕者,由是湖东之民荡析亦如遇寇矣。”

天灾,人祸,战事,百姓生活何其艰难!!!

(朱毓麒)

1
查看完整版本: 劫余小记中太平天国时的江都一瞥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