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华干林说大运河与扬州读懂一部扬州史,就
TUhjnbcbe - 2023/10/15 16:38:00

华干林

扬州这个城市有一个特别的城市密码——中国兴则扬州兴,中国衰则扬州衰。从历史学的角度看,中国没有第二个城市能享有这份“殊荣”!扬州兴于汉,盛于唐,繁荣于清代康雍乾三代。而这三次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三个鼎盛时期。

扬州不仅与中华民族的三度兴盛一起兴,近代百年,还与中华民族一起衰落。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扬州这条小船也跟着中华民族这条大船一起沉沦了。这就是扬州的城市历史密码,也是扬州这座城市的可读之处。所以,读懂了一部扬州史,就读懂了大半部中国史。

那么,扬州城到底因何而兴,因何而衰?隋炀帝有诗云:“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大海以西,这就是扬州的地理位置,所以说,扬州是因水而生。但是具体到扬州城市而言,是因为一条特别的水而生,这就是大运河。大运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与扬州有什么关系呢?第一,最早大运河河段——邗沟,是在扬州开挖的;第二,大运河在扬州与中国第一大水系——长江交汇;第三,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有四个在长江以北,这就是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古代陆上运输远远不如水上运输效率高,而扬州则扼守在由长江转道大运河北上的咽喉要道之处。

扬州这个城市,有纪年的历史已有年,但扬州这个地名已有多年。夏朝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个朝,夏朝大禹为王时,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就有扬州。但是这个扬州是一个很大的地区概念,比今天的华东六省一市还要大,当然,其中也包括我们今天的扬州市。

一、夫差筑邗

夫差这个人大家很熟悉,他在中国历史第一次大分裂的春秋时代,是吴国的国王,曾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吴国的首都在今天苏州,史称“姑苏”。唐人张继笔下的那首诗大家耳熟能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典故即来源于此。东南沿海地区靠近它还有个国家是越国,越国的国王叫勾践,越国的都城今天的绍兴,历史上曾经叫会稽,也曾经叫过山阴等。吴越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国,本该睦邻友好,但因为那是一个争霸的时代。所以,这两个国家之间战争不断,打了十几年,打了两代人。第一次叫“檇李之战”。越王国胜了吴国,夫差老爸中箭身亡,夫差继位。夫差立誓要为他老爸报这一箭之仇,经过三年厉兵秣马,在第二次夫椒之战中,吴国大胜越国。夫差把越王勾践夫妻两个抓到吴国来养牛喂马当奴仆。此时,时候吴王夫差把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统一了。

夫差战胜了越国,称霸了东南,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要到齐鲁大地拓展疆土。于是,他一路挥师北上,势不可挡,在征服了以齐国为首的北方诸国之后,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可能影响整个战局的重大问题,即后勤保障跟不上。因为吴国的都城在姑苏(苏州),后方离前线千里,中间还隔着三条大河——长江、淮河、*河。那时的长江比现在要宽得多,今天扬州蜀冈脚下便是长江北岸,长江确实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为了给北伐的*队提供一个战略大后方,夫差在长江下游北岸这片人烟稀少的丘陵地带筑城、开河。城取名邗,河取名邗沟。邗城作为北伐大后方,在此生产*需物资,随时补给前方。邗沟则是向北运送*需物资的水上通道。这段历史《左传》有载: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哀公九年,即公元前年。从此,扬州这座城市便开启了它有纪年的历史旅程。

后来,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勾践放了。勾践经过卧薪尝胆,于公元前年反攻吴国,吴国败亡,夫差自杀,邗归属于越国。

公元前年,位于长江中游的楚国打败越国,占据江淮,邗又归属楚。公元前年,楚设“广陵”城。因史书记载,此处地形“广被丘陵”——被低矮的丘陵覆盖着,故称“广陵”。秦代置广陵县,汉代曾分封广陵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用“广陵”这一地名。

“扬州”作为地名归我们这个城市专用,是在隋开皇九年()。隋朝结束了中国自东汉末年之后,长达三百六十余年的分裂局面,使山河重新归于一统。隋文帝在重新划分行*区域时,将广陵改成扬州。但不久又有反复,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将扬州改成江都。江都之名的渊源可追溯到汉代。楚汉相争时,项羽曾拟建都于此,因地处长江之滨,故称江都。西汉初期实行分封制,以广陵为中心的地区先后封为吴国、江都国、广陵国。隋朝灭亡后,唐武德九年(),高祖李渊又恢复了“扬州”地名。但是唐之后很多文人墨客的笔下,依然喜欢用“广陵”这一古老地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扬州除了正式地名之外,还有些别称,如维扬、芜城、江阳、甘泉、绿杨城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干林说大运河与扬州读懂一部扬州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