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布洲通州的前世今生与海门青龙港无关
TUhjnbcbe - 2023/8/13 21:33:00

古今地图的对比显示,南布洲居民曾大规模向南北两个方向新涨出的沙地迁移,以致最初时东西狭长的南布洲变成了现今的南北狭长。

南通历史悠久,约在多年以前,南通市海安县西部、如皋市西北部即已成陆。年在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年又在海安县隆*乡吉家墩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息活动。

古今地图的对比显示,南布洲居民曾大规模向南北两个方向新涨出的沙地迁移,以致最初时东西狭长的南布洲变成了现今的南北狭长。

从掘港——骑岸——东社沿岸是一个马蹄形海滩,范仲淹修筑堤坝时,有一座渔民了望避潮的古墩,为了避让古墩,范公堤建在了古墩东侧与之擦身而过.

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报国东渡,闰三月十八日宿石港,于三月十九启程卖鱼湾出海,因船搁浅,晚停宿卖鱼湾,其副使杜浒南北巡察,在骑岸古墩上了望放哨。后人为了纪念文天祥东渡,就把这座古墩叫作“杜墩”,杜墩遗址在骑岸南九总路口。

从宋代修建范公堤以来,陆地向东推进了40km,每年以40米的速度东进,根据文天祥诗句描述“潮生万顷沙”,古通州湾每一次潮起潮落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万顷良田,那么通州湾也许在不久将来搁浅,继续向大海深处延伸……

南通、通州、海门、启东、如东这几个地方原先是江海中的沙洲,其居民都是各地迁移过来的移民。其中,南通人主要来自苏南、浙江、如泰地区;通州东南部主要来自浙江、苏南地区;通州西北部即南通人;启海人主要来自浙江、苏南。

===========================================================

南通历史悠久,约在多年以前,南通市海安县西部、如皋市西北部即已成陆。年在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年又在海安县隆*乡吉家墩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说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息活动。

01

==秦以前==

先秦称海阳,南通境内海安县历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头。

周朝初年,周武王封子姬叔于邗。邗国北与淮河下游的嬴姓小国淮夷接壤,东临*海,南隔长江与吴国相望,西与宗、“群舒”、六、英、梦等(今安徽舒城、六安、霍邱一带)为邻。南通一带属邗国(当时的南通除了海安,其他绝大部分地区未形成陆地,仍在海中)。
  周敬王三十四年(前年),吴王夫差灭邗国,“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国语·吴语》)”,地属吴国。
  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前年),鲁哀公和卫出公、宋国大夫皇瑗在吴国的郧(今海安县立发乡)商谈鲁、卫、宋3国结盟之事,“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左传·哀公十二年》)”。
  周元王五年(前年),越王勾践灭吴,地属越国。
  周显王三十七年(前年),楚威王灭越,地属楚国。

02

秦汉

秦初地属东海郡,秦始皇曾屯兵于境内*山

象山(今*山)。


  汉高祖初年,地属东阳郡。
  汉高祖五年(前年),地属楚国(西汉诸侯国)

楚国。
  汉高祖六年(前年),地属荆国(西汉诸侯国)

荆国。
  汉高祖十二年(前年),封侄刘濞为吴王,地属吴国(西汉诸侯国)

吴国。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招纳工商和「任侠奸人」,以扩张割据势力。
  汉景帝三年(前年),平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后,国除,地属江都国(西汉诸侯国)

江都国。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年),置海陵县,地属临淮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年),地属徐州临淮郡。
  新朝

新莽时期(8年—23年),改海陵为亭间,地属淮平郡。


  东汉复置海陵县,地属徐州广陵郡。

03

==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先属曹魏

魏,曹操“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强令徙民,为隙地,海陵县废。


  吴大帝赤乌四年(年),郡人吕岱招抚乡民回归。
  晋武帝太康元年(年),复置海陵县,地属徐州广陵郡。
  晋怀帝永嘉五年(年),永嘉之乱后北方地区人口避战乱大举南迁,部分迁至海陵。
  晋安帝义熙七年(年),分广陵境置海陵郡,地属南兖州。
  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年),分宁海县西境置海安县(因海水常浸淹农田,遂取名海安,为“永不扬波”之意),后并入宁海县,地属新平郡。
  南朝梁武帝年间(年—年),长江口出现了一块较大的沙洲——胡逗洲(又作壶豆洲,今南通市区)。
  南朝梁元帝承圣六年(年),乱将侯景兵败而曾企图占据壶豆洲,后为王僧辩所获。

04

==隋唐五代==


  隋文帝年间(年—年),地属扬州总管府。
  隋炀帝大业元年(年),废扬州总管府,置江都郡,地属江都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年),胡逗洲为盐亭场。“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太平寰宇记》)”,地属扬州广陵郡。
  唐玄宗开元十年(年),设置盐官,地属扬州海陵县,隶属淮南道。
  天宝七年(年),鉴真

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发自崇福寺,至扬州新河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大唐和尚东征记》)”。此时的胡逗洲已是一块东西80里、南北35里的大沙洲(唐时1里相当于0.56公里)。
  唐僖宗乾符二年(年),狼山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狼山北的胡逗洲亦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了。
  唐哀帝天佑四年(年),吴(十国)

吴国姚存制据胡逗、东布二洲,任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后子姚廷珪任东洲静海*使。
  10世纪初,胡逗洲与另一个沙洲—南布洲连成一片,整个沙洲的范围向东扩展到了大致今海门市包场镇一带。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年),南唐代吴(十国)

吴国,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取“海疆平静”之意,姚存制孙姚彦洪任静海都镇遏使及静海制置使,置如皋县,地属泰州。
  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年),后周引兵取南唐长江以北地。
  显德五年(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地属扬州,旋改通州,意为水上交通方便之意,辖静海、海门2县,州治静海;同年,后周静海制置巡检副使王德麟在通州筑城“立四门,周六里七十步。
  显德六年(年),甃以陶甓,以北门地僻多盗,立壮健营镇之。”这是南通正式建城的开始。

05

==宋==


  宋仁宗天圣元年(年),通州一度因避讳而改称崇州,别称崇川。
  明道二年(年),复称通州,隶属淮南东路,领静海、海门两县。
  庆历年间(年—年),东布洲(海门岛)又与陆地连成一片。狼山亦已渐与陆地相连,今南通的大部分土地均已成陆。隶属淮南东路。
  嘉佑五年(0年),教育家、理学先声、郡人胡瑗逝世。
  宋徽宗*和年间(年—年),“知州郭凝塞北门,改壮健营为玄武庙”。
  宣和元年(年),郡人王俊乂以太学上舍擢第一(状元)。
  *和七年(1年),通州一度升为静海郡,不久复名通州,隶属扬州。
  宋度宗咸淳五年(年),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凿河40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
  南宋末,通州一度治于金、元之手,饱受蹂躏,特别是第二次蒙古人入城,屠杀酷烈。
  宋恭帝德佑二年(年),元*东下,文天祥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与其客杜浒、金应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路过南通,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门关。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发海陵》)”的千古名句。

06

==元明清==


  元初仍设通州,隶属扬州路。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年),升为通州路,设总管府,隶属江北淮东道廉访司,并设万户府,镇守其地。
  至元二十一年(年),复为通州,属扬州路,隶江北淮东道廉访司。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年)五月,大丰盐丁张士诚起兵,占领泰州、通州。
  至正二十七年(年)七月,朱元璋派徐达攻克通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年),设守御千户所,废静海县,通州直管静海本土,领海门、崇明两县,属扬州府。
  洪武九年(年)划崇明县归苏州府,通州仅领海门一县。
  明成祖永乐二年(年),倭始犯通州。
  明武宗正德七年(年)七月,河北刘宸、齐彦明率起义*浮江东下,舟泊狼山港。总督都御使陆完派兵与义*战于狼山,齐彦明战死,刘宸落水而亡。
  明世宗嘉靖年间(年—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乡6场。
  嘉靖三十三年(年)四月,倭围通州,为参将解明道率众击退。扬州千户洪岱、文昌龄,泰州千户王烈率兵支援通州抗倭,殉难。
  嘉靖三十四年(年)三月,倭犯通州,狼山巡检尹鼐御敌殉难,淮扬兵备副使张景贤率兵败倭于州城南,歼20余人。
  嘉靖三十五年(年),倭三次犯通州,先后为知州喻南、淮扬兵备副使马慎率众击退。
  嘉靖三十六年(年)四月,倭由掘港入寇,掠白蒲镇。马慎督所部围倭于陈家庄。二日,倭奔。郡人曹顶追击,至单家店(平潮镇),因天雨路滑,战马失蹄,殉难。
  嘉靖三十八年(年)四月,倭窜犯通州,狼山副总兵邓城御贼失败。倭进至白蒲,取道如皋谋取扬州。淮扬兵备副使刘景韶、游击邱升率兵三战三捷,倭回窜通州,被剿灭。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年),知州王之城以*山、剑山之石,代砖筑新城,南以望江楼为门,北连旧城,使成唇齿之势,新旧两城似葫芦,故又有葫芦城之称。
  万历三十二年(1年),兵部尚书、蓟辽督师、郡人顾养谦逝世。
  清世祖顺治二年(年),隶属江南省扬州府。是年闰六月十五日(8月6日),星陨如寸。次日,州民苏如彻、明万里等杀知州李乔以抗拒清廷推行剃发令。七月,清兵临境,苏、明被害。
  顺治三年(年),州治置副将(从二品)镇守。
  顺治十年(年)七月,州民复发难,以白布缠头为号,遭知州钱国琦、守备韩可桂镇压。
  顺治十八年(年),改副将为镇守狼山总兵官(正二品)镇守。
  清圣祖康熙六年(年),属江苏省扬州府。
  康熙十一年(年),因江岸坍没,海门废县为乡,并入通州。康熙以后,新城年久失修,逐渐荒废,但新城之外护城河犹存其形。
  康熙十五年(年),说书艺人祖师爷、郡人柳敬亭逝世。
  康熙十九年(年),文学家、戏曲家、郡人李渔逝世。
  清世宗雍正二年(年),通州升为直隶州,为别于直隶顺天府的通州,故称南通州,属江苏布*使司,下辖如皋、泰兴二县。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年),“扬州八怪”之一、郡人李方膺逝世。
  乾隆二十六年(年),改隶江宁布*使司。
  乾隆五十四年(年),郡人胡长龄中一甲一名状元。
  清宣宗道光二年(年),内阁学士、兵部尚书、郡人戴联奎逝世。
  清穆宗同治二年(年),郡人盛广大等响应太平*,于*山谋取义旗,事泄,遭官兵镇压。
  同治五年(年)五月,灶民开垦荡地,与盐商发生冲突。总兵邓龙彪派兵缉捕灶民,遭到反抗,官兵大败后谎报“灶民造反,将乘虚攻城”,两江总督李鸿章派兵剿捕,灶民死难者余人。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年),郡人张謇中一甲一名状元。
  清恭宗宣统元年(年),设定3市区、10镇区、8乡区。
  宣统二年(年),市区、镇区改为市,乡区改为乡。

07

==民国==


  宣统三年(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吴淞水师参将许宏恩(字敬五,任过狼山镇右营游击)由沪抵通,于11月8日在城内东大街总兵衙门举行光复仪式并成立**府,张詧任南通**府总司令兼民*长。
  年,通州改县,为与河北的通县相区别,改名南通县,设“南通县公署”。
  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开风气之先,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校

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

中国第一座国人自办博物馆、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中国第一所纺织学校、女红传习所

中国第一所刺绣学校、伶工学社

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盲哑学校

中国第一所盲哑学校和*山气象台

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气象台;并按照近代城市理念全面规划建设南通,因此南通被誉为“近代第一城

中国近代第一城”。
  年—年,南通、如皋、靖江、泰兴等县为苏常道辖,海门、崇明等归沪海道辖。
  年4月3日,江苏境内唯一的红*武装中国工农红*第十四*在南通宣布成立。
  年,设立南通行*督察区专员公署,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六县。
  抗日战争时期,年3月在南通县北兴桥建立抗日民主*府。
  解放战争期间,设通东、通海、通西、通如行署,在如东掘港建立苏中第四行*区专员公署,曾改建苏皖(华中)一、九行*区。

08

==建国后==


  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设立南通市归苏北行*公署管辖,叶胥朝为首任市长。
  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府成立,设南通专区。南通专区辖通州

南通、如皋、如东、海安、启东、崇明、海门等7县,专署驻南通市。
  8年,原由江苏省辖的南通市,划归南通专署领导。崇明县划归上海市。南通专署辖1市6县。
  年,改为省辖市,并脱离南通专区。
  年,全省又统一改专区为地区,专署驻南通市。辖南通、如皋、如东、海安、启东、海门6县。

 

 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地区的南通、如皋、如东、海安、启东、海门6县划归南通市领导,南通市区设城区、郊区,南通市共辖6县2区。
  年,经国务院批准,南通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年11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启东、海门、如皋、南通先后撤县建市,仍由南通市管理。其中南通县改称通州市。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通市城区更名为崇川区,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年南通市下辖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海安县、如东县、崇川区、港闸区等四市二县二区。

年3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南通市部分行*区划的批复》;3月31日,江苏省人民*府正式下发《关于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的通知》。

作为一个南通人我是无比的自豪啊!

南布洲话题延伸阅读:

惊闻海门青龙港的一个项目用历史地名南布洲的概念南布洲寓言

南布洲瞭望江苏发展之南通半岛江北诗歌

南布洲煮海通东人我们记得历史才不会忘却历史

南布洲通州的前世今生与海门青龙港无关

南布洲瞭望若设通州东重启庆余势余西古镇之桃花流水甲鱼肥

从年的海门青龙港到1年化身南布洲说开去不能再说远了

南通州记忆史海钩沉海门厅历史坦荡荡夜读南通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布洲通州的前世今生与海门青龙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