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街,它承载着一座城市曾经的光荣与梦想,诉说着几代人老去的记忆。无论繁华与衰落,它们都是这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抽一天时间,漫步在老街,去寻找属于这条老街的记忆也是件惬意的事情。
扬州市江都区又名龙川,在弯弯曲曲的通扬运河旁边,有一条像长龙一样的老街盘踞于江都老城区的北方,这便是当地有名的龙川老街。老街过去名为老大街,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末清初,从康熙年间开始这里便成为省内最大的木材和米市市场,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年,三元桥建成以后,交通的方便更加促进了老街的繁华。
随着时光流逝,曾经熙熙攘攘的老街大多繁华不再,如今的老街已经归于平静。走进老街之中,这里没有繁华商业街的喧哗,沿街两侧也多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泥房屋。参差其中的还有一些百年老建筑,但也破旧不堪的,一些藤蔓和枝丫攀上房门,墙上是斑驳的印记,门窗都已经锈蚀。
老街深处,还有多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迹,如王景琦故居、章台旅社、观音庵等景点,历经变迁,徽州会馆、江石溪住宅等已不复存在。随着建筑消失的还有大小吆喝,以及车水马龙的盛况。老街静极了,街巷里空荡荡的,见不到几个人影。
街两边的店铺,多数都变成纯粹的住家,但一些依然上着旧式的门板,似乎是古朴的屏风,镶嵌得严严实实。偶然有几个老人坐门前的小板凳上,指指点点。这老街,除了外省打工家庭,留守居住还有本地的老人。老人总是念旧的,生于此,死于斯。老街留下了他们生活的记忆,一生的故事。
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城市的面貌是日新月异,到处高楼林立,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大拆大建浪潮来临之时,龙川老街是一拆了之?还是维持现状?我想都不合适。最好的方式能够合理规划和开发,打造成特色老街街区,最为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将原住民外迁,不然就会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