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大桥花荡集镇掠影
李志杰
上个月末骑行江都大桥的几个集镇,先游了嘶马,然后去花荡。花荡的笔刷行业名气不小,早年我的伯父曾经跑过笔刷业务,经常听到他提起花荡。花荡有国家级制笔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些经常在有关媒体上读到看到。
《扬州时报》上曾经刊载一篇题为《花荡》的文章,对于花荡地名的由来,有如下叙述:一说为,此地原为一片沼泽地,芦花飘荡,因而得名花荡。另一种说为,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苏州阊门一带居民迁徙至此,多以姓氏指称所居之地,如姓花的居住地是花家荡,花荡这一村名就成了乡名。
芦花飘荡很唯美,花姓的居住地亦可信。花荡的制笔行业,也是盛开在这片土地上的令人炫目的花朵。
花荡于年并入大桥镇,曾经作为乡镇*府所在地的花荡集镇,是我此次骑行的目的地。从S省道转入X县道,右转拐入光明路,向北大概2公里,就到了花荡集镇。其实从丁字路口继续向西1公里多是包家店,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如今是光明花苑小区,时间关系,未去探访。
黑色的柏油路不是太宽,向北铺展,路两边是民房与农田,一些人家的屋旁有青翠的竹林,散发淳朴的乡村味道。一路上果然看到好几家制笔公司,比如长江制笔、龙江笔刷等等,传统的制笔行业,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这是几代花荡人的坚守和传承,令人心生敬意!
集镇南有条河,向东逶逶迤迤,与白塔河相通。傍水而建的集镇总有几分秀美和灵气,不清楚这条河开挖的历史,是否曾经浆声欸乃?花荡集镇不大,十字街头是最繁华的地段。同大部分乡村集镇一样,午后的花荡街寂静异常。在十字街头,向四面望,很难见到行人。向北的街面不长,向西也不长,有花苑社区便民服中心,院内有健身广场,华灯初上时一定很热闹吧。
文馨大酒店的招牌很气派,想必在花荡街上的知名度很高。令人惊喜的是,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座报刊亭,特地过去瞧了一下。这是一处配钥匙、给电动车充电的摊位,里面的书架上确实摆满了杂志,只是很陈旧,落满灰尘,看上去不是出售,也不是出租,像是默默地守望和怀旧。
十字路口向东,是花荡集镇的主街道,沿街的店铺不少,蛋糕房、手机卖场、婚庆店、发廊……一家接一家。向东很长,长长的街面也是空空荡荡。百度地图上标注有花荡电影院,仔细寻觅,可能改成一家店铺的门面吧。
街上的一家烧饼店引起我的注意,一老一少在门口的摊位上揉面。现在是下午两三点的光景,他们一定是准备傍晚的生意,也许是下班的工人,也许是放学的孩子。每个集镇都有类似的烧饼摊,熟悉的香味飘飘散散,集镇因此多了些许烟火味和温暖的市井气息……
附图:花荡集镇至安大路花齐路段部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