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年4月11日),隋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唐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三下扬州,每一次的排场都是空前盛大的。野史载,隋炀帝曾得到一幅《广陵图》,看得目不转睛。萧后问他:“这是一张什么图画,让皇帝如此放在心上?”
炀帝说:“朕不爱此画,只是思念旧游之处。”广陵就是扬州,炀帝讲起了江南风物,萧后明白了皇帝的心思,说:“皇帝怀念广陵,何不去巡幸?”这正合炀帝心意。
大业元年()的八月十五,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中秋节这天,秋高气爽,碧空万里,隋炀帝带很多的随从出游了。随行船只数千艘,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们乘着不同游船,装载各地进贡物品的货船随行,浩浩荡荡,气势非凡,仅拉船的纤夫就有18万人。
炀帝乘坐的龙舟体积庞大,长尺、宽、高各45尺,像一座移动的水上宫殿。龙舟的外观是一条巨龙。龙头高昂,怒目圆睁,威严无比;龙尾高翘,直指苍穹。龙舟“饰以丹粉,装以金碧珠翠,雕镂奇丽”,插满彩旗,非常壮观。
船上有四层,最上面是正殿和东西朝堂,是皇帝办公和接见臣子的地方。中间两层有个用金玉装饰过的房间,是皇帝娱乐和休息的地方。内侍住在最下面一层,负责炀帝的日常生活和安保工作。
皇后乘坐的“翔缡舟”小于龙舟,功能和装饰与龙舟差不多。后面紧跟着九艘叫做“浮景”的大船,高达三层,装载一些日用品,专供皇帝和皇后旅途所需。
龙舟之后的其他船只,造型各异,有浮景舟9艘,漾水彩舟36艘、五楼船52艘,三楼船艘,二楼船艘,朱鸟航24艘,苍缡航24艘,白虎航24艘,玄武船24艘,飞羽舫6艘,青凫舸10艘,凌波舸10艘,*篾舫0艘,平乘艘,青龙艘,艨艟艘,艚舟艘,八舴舸艘,舴艋舸艘……等级分明,总数艘。
龙舟船队冠名舟的,乘坐的是皇帝、皇后及妃嫔等,冠名船的,乘坐者是一般官吏士兵。庞大的船队首尾相连,浩浩荡荡,绵延不绝,长达两百多里。运河两岸有骑兵们跟随龙舟护航,旌旗蔽日。
让两岸百姓虽大开眼界,但也遭了殃,炀帝命令“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辇,极水陆珍奇”,每天有十几万人伺候船队饮食。
为龙舟拉船的人名为“殿脚”,有人,龙舟昼夜行进,“殿脚”“三班倒”,每班人。唐代传奇《开河记》载:“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子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
这些“殿脚女”都是吴越一带的美女,画着宫妆,穿着绫罗绸缎的衣裙,成为运河两岸一道靓丽的风景。《大业拾遗记》中说,炀帝选名美女作“殿脚女”,她们身穿白衣拉纤,炀帝在船上欣赏,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炀帝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此次出行,炀帝风光无限,心情畅快,他还作了一首《泛龙舟》的诗: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
讴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大业六年(年)春三月,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次行盛况,但事先就建筑了江都宫,龙舟船队延绵几十里,两岸车马簇拥而行。
这次隋炀帝在江都住了一年,各国使臣云集江都,朝拜隋炀帝。只有高丽不来朝拜,炀帝决定东征高丽。他动用全国之力,三征高丽,均告失败。而隋朝内部的动乱也拉开了序幕,先是杨玄感起兵反隋,随后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