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1月29日电(记者杨绍功)为应对江苏北部地区遭遇的60年一遇的旱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京杭大运河上的江都水利枢纽自今年6月以来开始满负荷运行,5个多月来输水量已达60亿立方米,相当于个瘦西湖的水量。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三号闸正在抽水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南濒长江、北连淮河,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共装机33台套,装机容量55千瓦,相应抽水能力立方米每秒,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
江苏淮北地区、沿海地区容易干旱缺水。今年6、7月份,淮河流域遭遇6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淮河几乎断流,对苏北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江都水利枢纽工程首当其冲,担负起了向北送水的重任。自5月6日起,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33台机组陆续开启,至6月4日,所有机组全力进入运行状态。
检修人员查看机组运行状况
“我们每天抽水量达到0.35—0.4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4个瘦西湖了,目前全年输水量已经达到65.2亿立方米,比去年全年30立方米的两倍还多一点。”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调水负责人姚文泉说。
值班人员监控各监控点水位及各闸运行现状
为保障一江清水顺利北上支援抗旱,除了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每天加强值班监控水位,确保精准调度之外,江都水务、供电等部门也加强保障,全力为苏北抗旱“保驾护航”。江都沿运灌区精心管理,科学利用,节约用水万立方米,支援苏北抗旱。国网扬州市江都区供电公司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沟通,编制专项保电方案,检修相关电力设备。同时,安排人员对涉及到的变电站和线路进行不间断特巡,确保机组安全运行。今年以来,该处用电量已达到1.6亿千瓦时,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还多。(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