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来到千年古城江苏省泰州市,那么有这样一条街巷,它经历了城市的大拆大建,可还是保存了下来,它叫做义学街,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在网上查阅资料后竟然也没有找到答案,不知道朋友们是否知道它的名字来历,是不是当年这个地方曾经有大善人让孩子们免费学习,所以得名的呢?
走进这条巷子,我们看到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今天的这里已经见不到明清时候的泰式民居建筑群(泰州的“泰式建筑”与江西景德镇的“赣式民居”、安徽泾县的“徽派建筑”、苏州吴中的“苏式建筑”并称江南四大建筑风格)了,但是我们在这边依旧可以感受到属于上个世纪的沧桑与古朴。
历史上著名的海陵前八景之一的贡院奎光就在这条街附近,当时在这里建有宋代的贡院。
徜徉在这条街上,我们看到这里有爬满爬山虎的过街通道,有老人们冬季里腌制的咸菜,有沧桑斑驳的墙体,所有的一切都是充满了人间烟火之气的。
走到义学街的尽头,我们还看到了一座寺院——古福善庵,这座庵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庵堂屋宇有二十余间,正殿有前后两进,厢屋十多间。
这座庵庙的开山太祖为本悦尼僧,她原是如皋县拼茶镇的名门闺秀,自幼即有佛缘,一心向往入空门修道,但家人不许。十七八岁的时候,她不顾家人屡次劝阻,私自奔往江都砖桥刻经处,断发皈依在妙空法师座下。父母知其志不可违,就以银圆八百在泰州义学街购得荒地一席,创建了福善庵。
在这座庵庙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开放寺庙文物保护,谁拆谁违法”,难道说这里也遇到了拆迁的困惑了吗?
我们都知道,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很多的老街巷都逐步消亡,古民居建筑逐步拆毁了,城市建筑与古城保护慢慢地变成了一对矛盾体。一边在大力修建新的“古”建筑,一边又在大肆拆毁老建筑呢?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Tips:这条街巷并不长,简单逛逛十分钟就足够,由于充满吗沧桑感,所以拍照还是会很出片的,大家有时间可以过来走一走。#地域奇趣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