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邵伯古镇逍遥游,世界遗产运河道,乾隆停舟“大马头”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三月指的是阳历三月吗?阳历三月扬州还没有暖起来,赶上阴雨天,还很冷清。今非昔比,你想不到,当年的扬州有多繁华,繁华之一是这里的运河古道和漕运码头。
扬州邵伯古镇,全国千座历史名镇之一,有多年的历史。年邵伯明清运河古道、邵伯码头群、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闸、淮扬运河主线(邵伯段)等被列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名录,邵伯古镇是大运河沿线遗产点最多的古镇。
唐宋以来,邵伯古镇“大马头”是京杭运河线上的重要港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到扬州,龙舟都是停泊在“大马头”,“大马头”这三个字也是乾隆亲笔手书。
“大马头”是京杭运河线上的重要港埠,漕船在这里过境、货船在这里集散、人员在这里聚离。
邵伯巡检司,设立于明洪武元年()。
邵伯老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古街道路面由近万青条石铺成,绵延三里多。
扬州出过什么美女?据说有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三国时的大乔、二乔、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上官婉儿、杜十娘等等等等。有句话:“自古扬州出美女”,说明扬州的美女是历史性的。
隋炀帝,修通京杭大运河,在扬州(江都)筑台建楼,有了宫室,便要广选美女、仆婢充实其间。或是早就有了美女,只不过需要一个场所,据百度百科“大业八年(年),杨广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就是说,征集童女,每年都要。还有“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牵龙舟的殿脚女就有三千”。“在龙舟选有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杨广在船上观赏”。史书记载他有“粉黛三千”。隋炀帝在江都被杀,这些人流失,是不是给当地留下了好的遗传基因?一个有趣的说法。
据百度百科“到了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因贫女多瘦弱,‘瘦马’之名由此而来。初买童女时不过十几贯钱,待其出嫁时,可赚达千、五百两。一般百姓见有利可图,竞相效法,蔚为风气,明代扬州盐商垄断全国的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全国都有‘养瘦马’,扬州‘养瘦马’之风最盛”。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财富集中的地方,也是美女集中的地方。康熙、乾隆数次南巡,到扬州“大马头”上岸,这里自然成了官、商、酒、色交易的好地方。加上文人墨客的宣传,“扬州美女”的说法借此流传。来过的外国使节也说:“这里美女如云,她们的气度优雅娇美迷人,远胜其他地方的女子。”
“扬州美女”应该是中国美女的集成。不是“出”美女,而是“聚”美女,如同现在的美女都聚集到了富裕的大城市。
国家广电总局人才交流中心影视艺术人才部原主任,中国电影报社(支援工作)活动部主任高尚君受扬州电视台杨台长邀请参加“中国扬州美女”选拔活动。
央视主持人经纬、鲁豫主持“盛世家国满园春”电影人联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