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江都2万亩高标准农田亮点纷呈
TUhjnbcbe - 2023/4/28 17:30: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这新筑的路、新建的桥就是‘及时雨’,以前是土路,车没法走,现在车来车去,收稻太方便了。”秋收在即,看着从前长着一人高杂草的土路变成3.5米宽的水泥路,家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江都区真武镇广丰村74岁村民叶兰芳,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扬州市江都区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亩,总投资万元,涉及丁伙、大桥、吴桥、真武4镇9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相平介绍,在高标准农田实施中,江都区立足“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变成“观光区”,精彩纷呈。

现场从南到北,处处是火热的施工现场。大桥镇,项目区围着荞麦田地转;丁伙镇,项目区沿着集镇中心大道建;真武镇,项目区跟着连淮扬镇高铁跑……

在大桥镇波斯村东河组,一大片大红、粉白的荞麦花竞相开放,另一边的施工现场,10多位工人在忙着扎桥梁钢筋。

“波斯村有句俚语,‘波斯六家庄,荞面疙瘩汤’,所以亩项目区围绕荞麦田建设,力争做大传统特色,走田园观光新路。”大桥镇水务站站长王浩介绍,波斯村有耕地多亩,建成后的项目区覆盖所有荞麦田,并打造出一条红旗河、波斯庄、荞麦田特色田园观光循环线。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进度齐头并进,项目区还建立主管部门、乡镇、监理、项目村、农民监督员“五位一体”的项目监督体制,保质保量施工。

“以前没桥没路,种田受罪,现在筑路建桥,四通八达,笑不动了。”看着相距不到百米的地方,两座桥同时开工,住在桥口的波斯村村民王占银发出幸福感叹。

作为城区的“后花园”——“花木名镇”丁伙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规划中的集镇“迎宾大道”为中轴线,在联盟、红桥、延庆三村开展高效生态节水示范区建设。建成后,各种节水装置集中展示,数千亩花木、粮田交错,绿色、金色交织,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宜人画卷。

赵相平介绍,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更高、力度更大,每亩投资从去年的元,提高到现在的元。眼下是施工*金季,各镇正抢抓有利天气,加班加点,推进施工进度。真武镇进度最快,已完成工程量50%,其他镇也迎头赶上。争取在收稻前把路基筑好,秋收后期进行沟渠、林网配套,确保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明年3月接受上级验收。

“以前这块田,没人愿意承包,田租每亩只有元出头,现在路、桥修好了,估计田租也要涨,因为抢着包田的人排队了。”眺望金灿灿的稻田和不远处的连淮扬镇高铁,真武镇广丰村谈庄组种田大户赵士国,话语中平添几分“甜蜜的烦恼”。严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都2万亩高标准农田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