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春江草堂之花田雨笠扬州江都大桥镇
TUhjnbcbe - 2023/4/16 12:47:00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2988/

春江草堂是清康熙年间榜眼顾图河在家乡大桥镇的居址,花田雨笠则是春江草堂内的一处建筑。

春江草堂坐北朝南,蓬门逐江而开,故名。它由三处建筑组成:

春江草堂为祖传,它是无间隔的三间草堂。在草堂前的空地上,左有池塘,栽有芙蓉;右叠假山,有奇石二:一曰“踞酒石”,一曰“欹帆石。

雄雉斋为顾图河兴建,在春江草堂右后侧,又名“华虫别馆”。馆内有厅,馆左有轩,前后各二。斋后植有古槐、翠柏与修竹。

花田雨笠则在春江草堂右前侧,周以藩篱,篱间散见错杂花草,锦绣其间,恰似村野花田风貌,环境十分怡人。

草堂(借用)

在这三处主体建筑中,春江草堂为堂(厅),是顾氏家族子女读书之处;雄雉斋为斋(馆),为顾图河的书房与待客之所;而花田雨笠是什么样的建筑,这在顾图河的好友,著名学者、诗人郭元釪的《花田雨笠》诗中,透露了个中端倪。(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

郭元釪(?—),字于宫,与顾图河同为江都人,曾受曹寅之邀参与校勘《全唐诗》。康熙南巡,他二次献诗,获得嘉奖,取入纂修馆,与修《佩文韵府》及《全金诗》,辑元好问《中州集》,授中书。著有《一鹤庵集》。因顾图河“独雅好其诗”,曾为其诗集作序。

郭元釪书法

郭元釪在《花田雨笠》诗中写道:“手茭新亭自乞名,箪风擔日自生平。喜令坐客仪形整,谑比冠师翦刻成。放步眼前诗彩盛,解颐颜上酒红生。逢迎不厌鬅鬙出,剥啄何嫌特地声。”“作意诛茅借笠名,短檐高屋不须平。四时雨里遮头足,三日花间慰眼成。愧我未为吹帽客,异人徒作小冠生。效颦要放收身屋,花样如何倩寄声。”

原来,花田雨笠是一座“短檐高屋”的“草亭”,系用干草披盖而成。因其形如农民戴在头上用来“箪风擔日”、遮阳挡雨的“斗笠”立于一片花田之间,故借名为“花田雨笠”。家人与访客在此,既可在“雨里遮头足”,又能于“花间慰眼成”;既可在闲时放步吟诗,又能于宴后谈笑解酒,实在是一个既能仰观俯察,又可游目骋怀的好去处,成了整个春江草堂的点睛之所。

草亭(借用)

在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亦有对“花田雨笠”的记载,可与郭元釪之诗所述互为印证。(朱毓麒)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江草堂之花田雨笠扬州江都大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