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文
人
化
42所“江都·好人书屋”
11省生根结果
年9月,70封信件,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大山深处,飞进江都区小艳子志愿者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是镇宁县马厂镇中心学校的孩子们特地感谢小艳子志愿者协会帮助他们建立“江都·好人书屋”。
“‘江都·好人书屋’是全国首家以好人命名的公益书屋,由小艳子志愿者协会具体承办。”区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书屋主要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免费提供各类图书和有声读物,不定期邀请“江都好人”走进书屋,与学生交流分享好人故事,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
目前,在今天的江都,42所“江都·好人书屋”播撒的现代文明的种子,已在11个省里生根、结果。
以书为媒弘扬志愿精神
江都各志愿服务组织在多年帮扶贫困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缺乏可供孩子们阅读的优秀课外书籍,孩子们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在物质帮扶的同时,志愿者们也筹划着为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江都小艳子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集思广益,于年发起“江都·好人书屋”公益项目,倡导以书屋为载体,弘扬时代精神。
援建前期,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网络互动,与偏远地区的学校建立爱心互助关系。在充分了解当地学校书籍需求基础上,采取伙伴合作企业认领、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以及学生“1+1”结队等方式,筹集读物,或打包邮寄,或由志愿者亲自送至学校和孩子们手中。书屋建设过程中,协会与偏远地区学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书屋建成后,共同开展“图书漂流”阅读计划,最大程度地让更多的孩子实现最基础的阅读愿望。
在筹集图书过程中,注重与城市学校合作,积极倡导在校学生捐出家中闲置书籍,并写上自己的祝福。这样,既广大“书源”,又让城市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了解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同龄孩子们的现状,激发城市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和上进心,同时,倡导养成勤俭节约和爱护书籍的习惯。
年4月,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主持人李佳明为“江都·好人书屋”签名、题写牌匾。年5月,首家“江都·好人书屋”在红色老区郭村镇周楼小学揭牌成立。3年来,42所“江都·好人书屋”陆续在*、青海、安徽、四川等11个省份的中小学成立,累计捐赠各类图书近5万册,受益学生2万多人。
以情感人传播好人文化
“江都·好人书屋”由好人发起,让好人事迹、好人行为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引领孩子向上、向善。在每个好人书屋的援建活动中,都有众多“江都好人”的积极响应;在每批捐赠的图书中,都有他们的签名寄语。
“江都好人”经常走进学校,与孩子们共读一本书,交流好人故事。年10月,多名“江都好人”代表走进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安徽和县白桥镇陈桥洲,为48名留守儿童跨省援建“江都·好人书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彬、“中国好人”周琴为书屋揭牌,“全国最美志愿者”高雁与全体师生分享了她从打工妹到全国最美志愿者的心路历程。在送去温暖关爱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去了追逐梦想的力量。
年12月5日,在第32个世界志愿者日前夕,江苏邮*总公司制作了中国邮*“江都·好人书屋”明信片,在全国首期公开发行张,首次以这样新颖的形式,为“好人书屋”传播好人文化。
以爱相连收获读书快乐
大爱跋山涉水,图书牵手远方。“江都·好人书屋”援建至今,志愿者们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因阅读而得到的收获,因关爱而涌出的感恩。
年6月,“江都·好人书屋”同时在和县腰埠中心小学、娘娘庙小学、大范小学、大盛家口小学揭牌,志愿者们送来多册图书。为利用好这批图书,4所小学分别开设了阅读课,并在暑假期间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在当地学区开展的读书征文比赛中,有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30名学生获得二、三等奖。在全县征文大赛中,和县陈桥洲民族小学学生苏金顺以《感谢“扬州好人”》为题的征文,获得三等奖,“江都·好人书屋”已成为陈桥洲这座江心小岛留守儿童的精神粮仓。
年12月,第41所“江都·好人书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信望爱小学建立,学校师生们编演了舞蹈、歌曲等文艺节目表示感谢,不少孩子现场借阅书籍,“有了这些书籍,一定会收获成长,收获快乐,将来也要像叔叔阿姨们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孩子们纷纷表示。
1
END
1
来源:江都日报
传播思想实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