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历史小说和论坛喜欢洗白杨广,说他其实是被世家坑的,说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只不过步子太大没做成。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他做的事情是妥妥的暴君。
总有人拿京杭大运河和科举制度来做文章,但史书真实的情况呢?
首先是京杭大运河,其实在更加古老的时候就已经有先人开凿了京杭运河,因为在古代淮河地区就是水患的多发地带,经常有很多百姓被洪水卷走下落不明,所以早在秦汉的时候官方就已经开始挖了一些河道,让淮河及淮河流域一些大型河流改道。而隋炀帝只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联通了一下。而修大运河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去江南游玩。因为大运河从长安到江都,他给自己修了大概四十多座宫殿,和无数龙舟。
这些工程征发河南淮北百姓多万人,淮南百姓10万人,河北*民多万人,工程中途死伤无数百姓。然而隋炀帝建的京杭运河在宋代就荒废了,现在的大运河基本上是元代改建而成。
第二就是科举,科举制度是隋炀帝父亲创建的,只不过还没实施就被杨广篡位,而且真正的科举制度是唐朝武则天时期开始的。
他给自己的年号大业就是要建立宏图伟业,为了他的这个宏伟的目标,隋炀帝显示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徭役多万人,为了工期累死几十万人。而且徭役又不给钱,也不减税,还不承担伙食。
隋炀帝在京杭大运河巡游,把两岸的树用丝绸包上。并且大规模赏赐外国使臣,结果四方蛮夷小国全来觐见吹捧他,而隋炀帝则是疯狂奖赏。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来隋朝建交,带来的大量留学生学习中国各种文化,就是隋炀帝时期发生的。那个时候的外国人只要来到隋朝,吃饭住宿都不用花钱,国家给安排了。
而战争方面,杨广不仅仅是征伐高句丽一个,而是西征吐谷浑汗国,南打流求(琉球),北打契丹和突厥,东征高句丽。国家四面八方都在打仗,徭役重税越来越频繁,各地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亡,流民不断。
杨广谥号是隋炀帝,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杨广几乎满足了炀这个谥号所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