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传说,她曾六嫁帝王
TUhjnbcbe - 2023/3/26 21:00:00
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98.html

大唐贞观六年,长安,大明宫。

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这里举行。

这是大唐北击突厥,全胜而归的庆功宴。

中华大地在经历大动荡之后,又重归一统。而声望之隆,远迈前朝、直追秦汉。

这是开拓进取的李世民及贞观群臣的功绩。他们是伟大的胜利者,是盛世的创造者,是这场欢宴的主人。

而在相形略显安静的客座上,有一位气度不凡、雍容优雅的老妇人。

这是一位眼里写满故事,脸上却并无沧桑的老人。在她的眼中,一切繁华的盛宴都是那么的寻常无奇,恍若过眼云烟。

她对眼前的太平盛世,有一种由衷的欣慰;而对前尘过往,却又有一丝人所不察的惆怅。

终于,李世民向这位老妇人祝酒了。这位年富力强的雄主,那么的自信、那么的高傲、那么的俯就一切。

“朕的这场宴会,比得上前朝的奢华吗?”这样的问话,充满了胜利者的强势与志得意满。

“陛下……是中兴之主,怎么能和亡国之君相比。”老妇人是那样的从容不迫、不激不随。

这样的回答,让李世民也怔住了。片刻之后,他便对老妇人表现出了由衷的敬重。

是的,这位老妇人竟然是那位最昭著的昏君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

在隋唐交替之际,她如蒲苇一样坚韧如丝;在乱世中,历过无数雷电风霜。终于,又看到了盛世来临。只是,这场命运的际遇,是那样的波折,竟让人不忍回顾……

大隋开皇二年,一场大婚将16岁的萧氏与14岁的杨广两人的命运联系了起来。

这是场*治婚姻。萧氏是南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而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并已晋封晋王。这场婚姻,是大隋王朝为笼络南朝小国的一场联姻。

这也是场颇为美满的俗世婚姻。史载,萧氏美姿仪、“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有着南朝女子的温婉与极高的文化修养。而此时的杨广,在*治与文学才华上都有极高的风评,是大隋一位冉冉升起的*治新星。可以说,这也是场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

婚后,这对小夫妻也是极为的琴瑟相谐。萧氏的婉顺聪慧,很受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赞赏。而杨广也对萧氏极为钟情,并有意效仿婚姻专一的父母。

开皇八年,晋王杨广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大隋伐陈的统帅。次年,隋*灭陈功成,实现了“五胡乱华”以来中国的统一。此后十年余年,杨广夫妇坐镇扬州,成为大隋在南方的*治代言人。在此期间,萧氏的南朝王室出身与佛教信仰,为年轻的晋王营建了众多的*治势力、赢得了极好的口碑。而杨广谦逊、博学、有为的形象,也越发赢得了朝野间的威望。

一场关于皇权的*治斗争,似乎已经不期而至。

历史对杨广夺取哥哥杨勇的皇位,多持贬斥的态度。然而,在当时的情形下,杨广与杨勇相较,确实有贤愚之分。杨广的最终胜出,也有着必然性。

在这场皇权的争夺中,萧氏鼎立支持丈夫。史载,凡独孤皇后派往南方探视晋王夫妇的宫人,萧氏往往同寝共食,借以赢得独孤皇后的好感;杨广与心腹郭衍商讨夺嫡之计,恐人非议,均以萧王妃为郭妻治病之名南来。萧氏的贤明、广才,在这场夺嫡大战中,也成为了杨广胜出的重要筹码。

终于,开皇二十年,杨广如愿被册封为太子,萧氏随之成为太子妃;

终于,仁寿四年,杨广即位为帝,萧氏也随之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在此时,这对年轻的夫妇,已经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时至今日,历史对隋炀帝杨广的评价仍有褒贬两说。

一方面,他是滥用民力、频繁发动战争、好大喜功的旷世暴君,并最终酿成了亡国之祸;

另一方面,他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游历西域、西征吐谷浑……这些浩大的工程又显示着一个男人强烈的事业心与不凡的创造力,直到今天仍然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

然而,作为隋炀帝的皇后,注定命运是悲剧的。

此时的杨广,已经不是那个低调、谦逊、学识过人而内敛的年轻人,他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他爱江南的美女、他爱壮美的宫阙、他爱四方诚服的尊容、他爱那个他心中万世千秋的大帝国。就像他的年号一样,——“大业”!为这个心中的“大业”,他早已昼夜狂奔、陷于癫狂。

面对这样的帝王,萧后多有婉谏。然而,意图成大业的帝王,又岂是后妃的婉谏便可阻止?在忧患之中,萧后写出了《述志赋》,为这将至的厄运深深暗祷。

大业十四年,末世的风云笼罩着隋炀帝与萧后所在的江都。

此时,天下早已大乱,西归洛阳的道路已经被造反的乱民阻断;而江都城内也正酝酿着叛乱的疑云。

隋炀帝的精神已经濒于崩溃,他不止一次对镜自照,荒唐又戏虐般的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有宫女侦知有人要叛乱的讯息,禀报萧后;萧后让宫女转报隋炀帝,这位末世中异常暴虐的皇帝,却斩杀了宫女。此后,再有叛乱的讯息传到萧后处,萧后只是淡淡地说,“天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大势已去,再难挽回,何必禀报陛下,让他徒增烦恼。”末世,确实是无法挽回的末世了。

终于,权臣宇文化及的叛乱如期而至。

一日之间,隋炀帝被弑杀,在江都的杨氏男性皇族全部被杀。这其中包括萧后的儿子、孙子,以及很多至亲骨肉。

萧后与宫人们拆掉坐床,做了一件薄博的棺木,将隋炀帝偷偷葬在江都宫流珠堂下。

哀伤,已经不是哀伤所能形容。这是历史上帝王家诸多悲剧中的一场。然而,这出剧的主角曾是那样的明艳耀人、令人艳羡……

在此后,是一段如浮萍般的漂泊的人生。

叛乱者宇文化及并没有为难萧后,只是将她作为一件*治的图腾。而萧后唯一也最坚定的信念,便是护佑这个已经败亡不堪的家族,保护诸女、幼孙的安危。

乱世之中,唯一的生存法则,便是依附强者。

宇文化及很快被击败、身死。

萧后被河北的强者窦建德迎走。

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原是隋炀帝的堂妹。当她得知杨氏皇族的境遇后,由处罗可汗遣使向窦建德索要萧后。窦建德不得不从,萧后又被送至漠北。

处罗可汗感激当年大隋助其立国的恩德,将留在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萧后的孙儿杨*道管理,并复立大隋。

这个史称“后隋”的*权,是这个家族最后的港湾。而这位萧后的孙儿,在江都兵变时,还不过是个遗腹子。

时间,又过去了十年。

中原已经是强盛崛起的大唐,历史的潮流是又一次的大一统。

贞观四年,大唐灭亡东突厥,迎萧皇后回京。

再一次回归这座当年的帝王都时,萧后已经是前文中的老妇人。

唐太宗对萧后给予了足够的礼遇。让她长居长安、安享晚年。这既是一种安抚前朝遗老的*治举措,何尝又不是对经历过乱世的坚韧女性的尊重。

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崩逝,享年八十一岁。

唐太宗以皇后礼将她葬于炀帝之陵,谥为愍皇后。

传说中,萧后曾经六次嫁给帝王(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处罗可汗之弟颉利可汗、李世民)。然而,从历史人物的年龄考据,我们便发现这只是个传说。

她16岁嫁给隋炀帝,与隋炀帝有36年的婚姻生活,且“恩隆好合,始终不渝”。52岁时,遭遇江都之变,此后10余年颠沛流落。南返长安时,萧后已经64岁。

然而在乱世中,每一个强者都对她表达了深重的敬意。这其中包括隋炀帝这样的结发之夫,宇文化及、窦建德这样的乱世枭雄,也包括李世民这样的一代雄主。这其中或许有*治因素的考量,但更是对一位优秀人格的尊敬。

在我看来,萧后传奇的一生更像一个家族的守护者。

家族兴起时,她全力襄助;家族危机时,她暗暗劝诫;家族衰落时,她全力持护。

确如史书评赞,她的传奇体现着中国女性“婉顺”的品行。——遵从中有执念、柔韧中有坚强。

或许,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守护家园。这便是深深的母性。

—END—

撰文

孙远之

编辑

薇薇一笑

参考文献:

《北史》、《隋书》、《剑桥中国隋唐史》。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版权所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说,她曾六嫁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