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源头寻源不忘初心张尧培的青春引江
TUhjnbcbe - 2023/3/22 19:30:00

编者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府带领江淮人民改造和利用大自然,建成了目前我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和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民至上、实干兴邦、人才至尊、创新永恒,由此铸就了“引江精神”。“知行龙川”开辟“源头寻源、不忘初心”专栏,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寻引江人物、写引江历史、讲引江故事、颂引江风采,传承引江精神。现推出第二期《张尧培青春年华献“引江”》。

张尧培青春年华献“引江”

年,24岁的张尧培从上海私立大学土木工程系(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水利厅工作;同一年,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张尧培成了一个“引江人”。

“33台机组,千瓦用电量,m3/s的设计流量……这些数字不光冠绝全国,更是远东第一!”谈及引江水利枢纽,第一代“引江人”、93岁的张尧培满脸骄傲。虽然年逾九旬,但“引江”从无到有的每一个阶段,张老都记得格外清晰,“我们从五湖四海聚到江都,就像一颗颗螺丝钉,分散在不同部门、岗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组装出了‘引江’这个浩大的工程!”

年,经过几年的筹备,引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张尧培被江苏省水利厅调到江都参与工程建设,直到年退休,他在“引江”工作了27年,在江都生活了大半辈子。张尧培回忆,“引江”工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第一、第二抽水站的建设,第二个阶段是第三抽水站的建设,第三个阶段是第四抽水站的建设。

“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第一阶段的建设,建水站、修河道、造水闸,哪个先造、哪个后造,哪个先发挥作用、哪个后发挥作用,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张尧培说,建造引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反复规划设计,寻求最好的方案,“先造第一抽水站,再修西闸,再修新通扬运河、高水河,再修芒稻闸,最后修第二抽水站。一系列工程结束,已经到了年。”

“第一、第二抽水站的建成,最受益的是里下河地区,里下河内涝,可以抽水排涝;里下河干旱,可以引水东送。可以说,如今里下河地区‘风调雨顺’,引江功不可没!”张尧培侃侃而谈,年至年,“引江”完成了第三抽水站的建设,第三抽水站不仅加入了发电的功能,还将抽水流量翻了一倍,“抽水流量增加,能够轻易向北送水至宿迁、淮安,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建设结束后,到了第三阶段,张尧培已经成为了设计组的组长,负责第四水电站的整体设计。“虽然压力很大,但一点也不紧张。前面的工程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参考经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是精兵强将。”年开工,年完工,第四抽水站的建成以后,总抽水流量达到了m3/s,江都的水能够一路北上送往山东。“第四抽水站的建成,也意味着引江工程的大框架形成了。今天的引江,都是在当年的基础上翻新升级的。”

回想十多年的工程建设,张尧培感慨良多,他说,“我见证了‘引江’的从无到有,‘引江’也见证了我的青春年华。”年,张尧培从副总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休,三十年来,他每过几天都要去“引江”走走看看,“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感情。我有两个家乡,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引江’。”

来源:江都日报

传播思想实践理想

1
查看完整版本: 源头寻源不忘初心张尧培的青春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