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慕不相逢,只在诗文中曹寅神交 [复制链接]

1#

曹寅画像

(原创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官至通*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使。工诗词,善书,著有《楝亭诗钞》8卷、《楝亭诗钞别集》4卷、《楝亭词钞》1卷、《楝亭词钞别集》1卷、《楝亭文钞》1卷。他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

大桥白塔河畔的顾图河雕像

顾图河(-),字书宣,一字花田,号颖砚,又号思澹,江都大桥人。康熙三十三年()榜眼,官至翰林院编修,湖广提督学*,与修《皇舆表》、《方舆考略》,著有《雄雉斋集》6卷、《雄雉斋续集》12卷、《湖庄杂录》10卷、《纪恩诗》2卷。

皇子之师顾图河

曹寅与顾图河同为清康熙年间人,同朝为官,虽然在仕途上没有什么交集,但他们同为文人,却惺惺相惜,相互赏识。尤其是顾图河的文名,更使曹寅神往。他们相互以诗文传情,成为一段佳话。

曹寅的父亲曹玺,于康熙二年()任江宁织造。他在职时,取先忧后乐之寓意,曾从南京燕子矶移来一株楝树栽种在署中使院内,并在树旁建亭,亭旁修池,池中置舫。这“楝亭”的所在,不仅是宴请宾朋的风流之地和公务之余的休息之所,还是教育子女的课读之堂与父子同乐的嬉戏之场。康熙二十三年()曹玺殁于任上。曹寅走上仕途后,于康熙二十九年()四月以郎中任苏州织造,次年兼任江宁织造,康熙三十二年()专任江宁织造。

曹寅赴织造任时,楝亭与楝树仍在。当时,曹寅身边的一班文人学士认为:“先公任之,而寅适来”,“且如先公之任,其非厚幸乎!”一时传为盛事,以为应该歌咏之。曹寅本人却是“见高树之扶疏,睹庭楹之如昨”,昔日场景均历历在目,不禁在心中感叹:“树已茂盛,而人何在?攀枝执条,能不凄怆?”便请当时的绘画大家*瓒、张叔、禹之鼎、沈崇敬、陆漻、戴本孝、严绳孙、恽寿平、程义等9人绘《楝亭图》10幅,嘱诸名家赋之,并遍征题咏,他自已亦改号“楝亭”。(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此时(康熙二十九年,),顾图河在家乡还是一名诸生,正协助大司寇徐建庵管理受命开设的书局。他遍览历代群书,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流派,声誉日隆,不仅扬州郡内四方贤俊之士口诵手抄他的诗作,争相与他依伴相聚,就连“东南二三能文巨公”也“无不重其才而交之恐后矣”。在《楝亭图》向顾图河征集题咏时,他慨然为歌,一挥而就:“灵禽衔子落春泥,几岁成荫碧叶齐。二十四番花信满,好风犹在古青溪。吴淞石首金陵市,一度花时一度来。香屑满阶宁莫舞,树犹如此念谁栽。”曹寅征集了大江南北45位名士的题咏,分为4卷辑成《楝亭图咏》,顾图河的题诗收录在第二卷。

顾图河这首题咏的意思是:神灵的小鸟衔来种子落在春天的泥土里,不几年的时间就已绿树成荫。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花信好风从古老的青溪上空吹过,吹向金陵,一年一度的楝花已经盛开了。你看那紫色的花瓣围着树周零落满阶,树尚如此,我们更应追念栽树的先人啊!

顾图河的这首诗,打动了曹寅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寅刚刚上任不久,诸多公务亟需开展,故尤为繁忙。而顾图河这时正在家集中精力忙于科举考试,两人联系、交往的事自然还提不到日程上来。

其后,顾图河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中举,次年甲戌科又高中榜眼。他以鼎甲入史馆后不久,旋即乞假归里,与友人诗赋琴酒,陶然自乐,甚至外出作崇山峻岭之游。虽曾与曹寅同在仕途,却依然无法交集。

康熙四十一年()春,曹寅因眼疾休息。这时,他上任时在使院内栽种的一株玉兰已经含苞,再过10多天,棟树也应该开花了。这不由得使他突然想起《楝亭图咏》的事来,便提笔写下了《病目初愈,思与书宣时饮,时轩前玉兰将开》的诗:“絮帽风寒九九晴,辛夷花发近清明。半春眼苦*连暗,数日阶闲碧藓生。欲摘琼枝邀夜坐,共看光彩化云英。楚江鼓枻中流去,暂滞应无隔宿程。”

诗中说:现在虽已时近清明,天气还是那样的寒冷。不过,我院中的玉兰花还是含苞待放了。近来受眼疾病痛的折磨,使我不得不稍事休息,才几天的时间,台阶上竟然就新生了些许苔藓了。我在病中想到神交了多年的朋友书宣,真想把玉兰花摘下来送给他,邀请他来对饮小酌,彻夜长谈,相信一定会撞击出诗文的火花来。如果从水路乘快船的话,即使途中遇到阻滞,也应该不会有隔宿的路程吧。

曹寅想见到顾图河的急迫心情在诗中溢于言表,尽显无遗。然而,这毕竟只是一厢情愿的良好期翼。不久后,他又写了一首《寄题顾书宣编修踞酒石》的诗。(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是一首有24句的七言长诗。曹寅先从顾图河家中的踞酒石”写起:“君家石好我未见,顄窊洞窅诗得之”,你家中的踞酒石我未能亲见,即使极目远望也无济于事,自然还是从诗中得知的。接着,谈到他自己也有爱石的同好:“吾生有癖亦嗜此,大车稇载罗阶墀。经营位置每终日,宾客杂坐儿童嬉”。因为诗是就踞酒石”写的,所以从好石又谈到好酒:“污尊杯饮学上古,脱略冠带当嵚崎”。最后又从好酒谈到好诗,进而夸赞顾“海内传赏琼琚词”。

诗中,曹寅坦陈与顾引为同好知己的愉悦心扉,对顾才华无比欣赏的心境和自己不拘小节的豪放心迹。还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似乎应该是有诗文唱和的,然而在顾图河的诗集里却见不到有关曹寅的片言只语,就连《楝亭图咏》中的题诗,顾图河亦未收录,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后来,曹寅于康熙四十二年()被派到扬州与李煦轮流管理两淮盐务,看来与顾图河似可谋面了。但就在上一年(康熙四十一年,)冬,顾图河被应召进京,秉承圣命,入国史馆“方舆考略”,直到康熙四十五年()才外放分校主考官,五月又赴湖广提督学*,3个月后不幸染病逝于任上,终生未能与曹寅晤面。(原创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