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7日,
正值二十四节气的立秋
虽然节气中沾着“秋”字
可天气真的会就此凉快吗?
今年夏天给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异常的热。在年,江苏同样遭遇过罕见的高温天气,以无锡为例,年,无锡的最高温度极值曾达到41.3度,高温日数共计47天。今年截至8月6日,无锡的高温日数也已经达到33天。并且,江苏省气象台依旧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8月7日立秋当日,省内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将升至37℃以上。
说好的“立秋”意味着秋天到来,为什么还是这么热?根据流传下来的历法,今年秋天集齐了三大“火热”要素:
第一,今年是晚秋。老话说“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死牛”。在农历六月立秋就是早立秋,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很快将至;而在农历七月立秋则是晚立秋,持续的炎热天气甚至能把牛热倒在地。今年的立秋正值农历七月初十,妥妥的晚立秋。
第二,立秋分公母,公秋爽、母秋凶。农历日为单数就是公立秋,农历日为双数的则是母立秋。今年立秋是农历七月初十日,属于双数母立秋。
第三,立秋还分睁眼和闭眼,睁眼秋指白天立秋,闭眼秋指晚上立秋。今年的立秋节气在8月7日晚上8点28分57秒到来,也就是闭眼秋。民谚有云,睁眼秋丢又丢,闭眼秋收又收。意思是指睁眼秋代表了年成可能不足,而闭眼秋却预示着粮食丰收。对于田间地头的水稻而言,高温湿热有助于茁壮成长,也算是好事一桩。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老南京的“啃秋”也深入人心,“啃秋”即在立秋当日啃西瓜,啃去秋老虎的燥气,准备迎接凉爽的秋天。除此之外,老南京还有一句关于立秋的谚语,叫做“秋后十八盆”,意思是从立秋这天算起,天气仍然燥热,每日得冲澡,每天一盆洗澡水,洗完了十八盆,天气才转凉。
老南京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立秋时的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进行对比,看是否有变化。夏天由于炎热,很多人没有吃饭的胃口,体重可能减轻,立秋当天重新称量后,可以有的放矢地“贴秋膘”。
啃西瓜虽是解暑的好方式,但对于肠胃不适的人群而言应当适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杨晓辉介绍,对于“贴秋膘”,也不是盲目的进补,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天气依旧很热,吃太多高蛋白食物同样会影响胃肠功能,引起油腻而不适的感觉。
来源:南京零距离
编辑:秦湦
特别声明
为响应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号召,江都融媒及旗下新媒体刊发文字及图片稿件特声明如下:一、知道文章及图片来源的,我们一定会注明文章及图片的出处或作者,请作者联系小编,我们将按照江都融媒稿费标准,及时发放稿费。二、对于图片和稿件未提及出处的,我们转发时未能及时署名的,请原作者或单位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江都融媒稿费标准,及时发放稿费。三、对于不同意使用的文章和图片,请原作者或有关单位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以防侵权。四、年以前的文字或者图片,因条件所限,未及时署名的,请作者或者单位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上述标准发放稿费或及时删除相关稿件或图片。
小今每天都在加班
点个和鼓励一下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