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非我的自我教育 [复制链接]

1#
孩子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xwdt/181221/6731900.html
高非GaoFei独立策展人自由艺评人“一日会”创始人

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的成长,少不了一样东西,就是武功秘笈。少林寺的藏经阁、姑苏慕容家“还施水阁”,大理无量山“琅嬛玉洞”,都是赫赫闻名的藏书圣地,一睹秘笈,就能瞬间速成功夫高手。然而,金庸老先生似乎在和我们开玩笑,熟读武学秘笈的王语嫣,能看破各家武功招式,是一位武学理论家,却不谙武功。每每看到这一段,我总有种怅然的感觉。因为挪用到书法上,我与王姑娘相契,看的多,反而不会写字了。林散之①先生曾写过一幅对联“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因为长年的阅读习惯,我的书房,已是“群山矗立”了。我常以为苦,书太多,有时候连翻找起来都很麻烦。最要命的是,它会制造一种错觉,认为拥有就是读过了,反而易入浮光掠影之境。广泛如此,也就难怪我的书法教育,沦为“王姑娘”一路。用康有为②的话讲,这叫“吾眼有神,吾腕有*”。

展场作品 一

展场作品 二

展场作品 三

展场作品 四

展场作品 五

我一直觉得,所有技艺的精进,伴随着的是对自我认识的深入。笔迹中的痕迹,甚至隐藏着书写者命运的密码和隐匿的心事。因此,我常常喜欢猜谜式的读帖方法。即,根据书法的笔迹,猜测作者的心事,也因此读出了不同于书史主流的观点。比如说,根据《大唐纪功颂》③,我觉得高宗皇帝自有他的英明果断,未必是常人以为的“妻管严”;赵孟頫④、王铎⑤,绝不是寻常意义的“贰臣”,因为在他们笔下,有着自己的主见和骨气;傅山⑥也不是什么都通透的活神仙,而更像是村口嬉笑怒骂、满腹牢骚的幽默老汉。这样一路看下去,我甚至有了一部属于我自己的书法史,我喜欢那种能读进去,又读出来的字,像是结伴同行的朋友,彼此揣摩着心事。哪怕是山涧里的野花小草,也比名山巨川更吸引我。举个例子,清代的王夫之⑦,书法未受太多
  畔水山房微拍出 品
  微雨澤微雨澤

未来亦来,一起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