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没有雄才大略,只有阴谋诡计。试问: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强盛的王朝基业败光吗?还会把自己的命也丢掉吗?如果这也叫雄才大略,那我只能报以呵呵一声。纵观隋炀帝的一生,从未有过雄才大略,只有阴谋诡计或者庸碌无能。为什么说他:从未有过雄才大略,只有阴谋诡计或者庸碌无能?1.南伐陈国这件事很多炀粉津津乐道,说隋炀帝为中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自己读书,会发现炀粉实在可笑,简直是不读书。隋军南伐陈国表面上统帅是隋炀帝,但实际指挥者、运筹帷幄者是杨素,亲临一线杀敌的是韩擒虎和贺若弼。
当时隋炀帝在哪里?在远离长江的扬州。可以说,没有隋炀帝,直接任命杨素为总指挥,隋军平定陈国会更快更顺利。杨广之所以被任命为伐陈总指挥,只不过是因为他是隋文帝的次子罢了,他起到的作用只是监军。次年平陈之后,杨广进驻建康,意欲纳陈后主宠妃张丽华为妾,元帅长史高颎斩杀张丽华故作罢。多年后,杨广继位,想起这件事,赐死了高颖。2.阴谋夺位众所周知,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被封为晋王,而太子是他哥哥杨勇。按照一般规律来说,隋文帝死后,继承地位的当然是杨勇,而不是杨广。可杨广为了阴谋夺权,开始了一些列的骚操作。首先,他善于伪装。
因为隋文帝的皇后,杨广的老妈独孤皇后是个对自己老公非常严酷,非常痛恨花心的男人,所以杨广就伪装成自己也是一个专一的好男人。等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去晋王府的时候,杨广就让那些年轻貌美的婢女统统躲起来,迎接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都是一些老妪丑妇。隋文帝大力宣扬勤俭节约,反对享乐,杨广就故意穿的旧衣服,还让人在乐器上撒上灰尘,意思是自己许久没有听歌跳舞了。从晋王府出来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杨广大为欣赏,认为他是个、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由此赢得了朝野赞颂和隋文帝的欢心。反观杨勇,情商极低,喜好奢华,爱好女色,逐渐丧失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他的好感。
开皇二十年(年),隋文帝下诏废黜长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仁寿四年(年)七月,隋文帝驾崩,杨广即帝位。即位后假造隋文帝遗诏缢杀兄长废太子杨勇。不久,炀帝毒死杨勇诸子,翦除了对帝位的威胁。3.征高句丽按照地缘政治来说,征高句丽并无不妥,战略上是一定要征伐高句丽的。问题出在了战术上。年,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开战前,隋炀帝杨广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使得隋军在战场上很被动。隋将在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要先派人驰报远在后方的炀帝,这就延误了军情。
高句丽的军队也因此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重整和反击。就这样5个月过去了,隋军仍然没拿下辽东城。战场上,战况瞬息万变,一带错过就可能导致大败。所以临战对敌之时,前线指挥官要抓住战机当机立断,否则战机一失,悔之莫及。以杨广的军事素养,在战场上只能帮倒忙。除了战场指挥之外,隋军的后勤补给极差。在国内补给尚能跟上,一打到高句丽境内,后勤严重不足,隋军多次因为后勤补给不足而战败。连续三年的大举用兵使隋朝损失数十万人,“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引起国内对炀帝的强烈不满。作为一个亲征的皇帝,隋炀帝当负起首要责任。
4.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营建洛阳,广建行宫,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伕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纷纷造反。甚至连隋朝的贵族杨玄感、李渊都加入了造反的行列。最后,隋炀帝在扬州被叛军宇文化及所弑。炀帝对叛军说:“朕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宇文化及命令封德彝宣布炀帝罪状,随即将他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