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年,自从杨广执意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后,风雨飘摇的中原大地,流行着一首叫《桃李章》民谣。
“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有一种事后诸葛的说法是,民谣前面两句说的是流亡的李姓人士,会取代隋朝,成为新的改朝换代的人;中间两句说的是乘龙舟去江都的杨广和皇后是回不来东都洛阳的;最后两句说的是一个“密”字,这个字是新的君王名字里有的。综合起来看,这里好像包含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李密。
昔日的蒲山公,漂泊流亡的日子
其实这只是李密的一家之言,是他投奔瓦岗寨后,为自己谋取更高的权势,或者说希望受到重视的一个说法。没有投奔瓦岗寨之前的李密,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谁能看到他会有这么一个风光的前程。
对于逃命的李密来说,他不再是辽东李家,这个四世三公的家族中的一员,为了活命,即使他有再大的抱负,再富有智慧的谋略都换不来一个安稳的日子。他的曾祖是西魏时期风光无限的魏国公,祖父是北周的一代国公,到了他父亲这一代虽然地位稍微降低了点,可好歹也是个蒲山公,到了他自己,年轻的李密因为气质非凡,被高傲的杨广所猜忌,怕他会威胁到杨广的地位,因而丢了官职,与仕途无缘。
李密为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后,开始走上流亡道路。同时“官二代”的杨玄感反隋时,李密作为谋士,曾经提出过袭击回援的杨广占据主动;退而求其次进军关中,为队伍找到一片生存的空间;下策是采取突袭迅速占领东都。
不懂军事,没有战略头脑的杨玄感选择下策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兵败被杀,李密这个时候成了重罪被活捉,为了活命,他沿途买通了押送他们的人,趁对方放松警惕后,挣脱了控制,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在流亡中磨砺,即使流亡也不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成了李密的真实心境,在流亡中找寻英主一展抱负是他的夙愿。
在逃亡中学习,被现实逼着逃亡
第一次流亡的李密到了河北平原县这个地方,就有了落脚的地方,他投靠了本地农民军的头目郝孝德,令李密失望的是郝孝德根本就没把李密当回事,更别说留下来做一番事业了。这个时期的李密是失望,他失望的是没有人能识得他的才能,空有热血却没有用武的地方,就这样他很快结束了这段经历。
第二次投靠了首举义旗的王薄。不甘心的他,接着投靠了王薄,热情好客的王薄,一直对李密很谦虚谨慎,也不让他参与什么重要的活动。说起这个王薄,在当时的义军中,他算是有真本事的那种,农民出身却很有谋略,刚开始反隋时,很注重用传播很快的民谣来激起农民的反抗,扩大自己的队伍,提升自身的实力。
当时流行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就是他原创的,王薄始终是山东等地的一支重要力量,他的成功在于能发动舆论,掌控话语权为我所用。眼看着无法挤入这支队伍的核心圈,灰心而倔强的李密再次选择了逃亡,不肯碌碌无为的他,为了糊口在河南淮阳郡用刘智远(留着志向到永远)化名做起了教书先生。才安稳的他,却因自己一首自比樊哙等汉初明杰的诗和夸张的举动,引起了乡民的警觉,把他的行踪向郡守做了汇报。追求平庸而不得的李密,只得再次逃亡。
原本不想连累亲人的李密,流浪到了雍丘(今天的河南杞县),只得硬着头皮去投奔他的妹夫,本地的县令---丘君明。可丘君明处于既想保住自己,又不敢出卖这个漂泊无依的姐夫,把他打发到好友王季才那里。好在有识人之明的王季才并没有嫌弃这个“逃犯”,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招李密做了王家的女婿。
流亡中的李密,没想到不仅能有个安身的地方,还能成家娶妻。刚有点想过安稳日子的李密,却因为妹夫邱明君堂侄的告密,再次成了被抓捕的对象。不知是流亡多了而有了警惕之心,还是命不该绝于此,李密因为外出逃过了追捕,捡回了一条命。可他的妹夫一家和丈人一家却没那么幸运,因为他而遭遇到一场飞来横祸,悲愤不已的流浪人再次踏上了流浪的行程之中。
经过多次的流浪,经历多次的悲欢。流浪者李密再也没有盲目的投入到一场新的流浪之中,他开始细细权衡各方势力,哪里才有他的用武之地,哪里才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盲目冲动只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谋定而后动才是终结流浪者身份的关键。为此,他选择了瓦岗寨,这个他开始崛起的地方,作为他扭转运势的落脚点和出发地。
初入瓦岗献大礼,凭实力进入核心圈
多次的流浪,让李密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了流浪而流浪,等待他的终究还是流浪。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让核心圈的人明白拥有李密的价值。
李密有一套周密的计划,凭着多年来走南闯北积累的历练,他用清晰的思维,向瓦岗寨周边的各路农民军传递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只有把拳头收拢攥紧,才能打疼敌人保护和壮大自己,要想收紧拳头,就该和中原势力强劲的瓦岗联合成一支队伍,就这样李密刚入伙就自带光环了,由于他的功劳,瓦岗寨不用武力凭白的壮大了自己。就这样翟让很自然的让这个能量巨大的人物进入了核心圈,李密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能进核心圈不是别人的赏识,而是他的势力在那里。
初入核心圈的李密,他有着坚定而远大的目标,他的目标不是瓦岗,而是天下。当他把扩充势力,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向翟让表明后,这个只想占山为王,自成一方势力的瓦岗寨老大,根本就不曾有这样的想法,只想得过且过,看轻了自己,同时也看轻了李密。
听了翟让的回答李密是失望的,他没有想到聚集数万实力的瓦岗寨,会是一个没有目标,没有未来的地方,他已经厌倦了漂泊,他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他缺一个主导一方实力实现逐鹿中原的舞台。心思缜密的李密,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他看轻的不是瓦岗的实力,他看轻的是瓦岗的领路人翟让,为了自己,为了瓦岗寨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需要夺取瓦岗的领导权。
为了夺取瓦岗寨的领导权,李密心中有了一个步步为营的构想,他的目标清晰,意志坚定。
收买翟让军师,制造“李密很强”的舆论氛围
说服不了翟让,李密换了一种方式,他把心思放在了翟让的首席智囊贾雄的身上。利用翟让向他询问瓦岗寨将来动向时,他明里暗里的说出了李密建议打天下的提议从风水上看是吉利的,并且又加了一把火,说只有李密称王对瓦岗寨才是真的有利。就这样李密的“李密很强”的观念已经传递到了翟让的心间
接着李密又联络昔日的搭档李玄英,制造四处寻找李密,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的假象,让“跟着李密能取代隋朝,成为新的君王”的舆论传遍瓦岗。李玄英也顺势端出了《桃李章》这首民谣,用预先就说好的说辞把它解说了一通,这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在流浪中成熟的李密,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让“李密很强”的观念在坊间也传开了,为后面夺取瓦岗寨的主导权制造声势。
李密的旧相识房彦藻,也在这个时候带着自己的队伍投奔瓦岗寨,指名道姓的要追随李密,他的到来为“李密很强”加了一把火。有了“李密很强”的氛围后,李密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让“李密很强”变成“李密真的强”。
建立战功,坐实“李密真的很强”
“众望所归”的李密再次向翟让建议,希望能对外采取行动,扩大地盘。“李密很强”已经入脑入心的翟让自然是满口答应的。预谋了很久的李密,在他的指挥下荥阳郡的多数县都成了瓦岗寨的地盘。
年的十月,由李密实际领导的,对瓦岗寨宿敌张须陀的行动中,更是一雪前耻,打败了张须陀,并结果了他的性命。经过这场立威之战,河南顺利的成了瓦岗寨的地盘,李密用实际行动坐实了“李密真的很强”的说法。
在事实面前,翟让自知李密有更大的谋划,为此他准许李密所部另立“蒲山大营”的番号,昔日的瓦岗寨进入了两强并立的时代。
善于从多次流浪中学习和借鉴的李密,刚到三十五岁靠着自己的精心谋划,凭借一首《桃李章》作为突破口,从树立“李密很强”到“李密真的很强”的威信,李密迅速从瓦岗寨中崛起。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的忍耐力,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他利用舆论的做法,是他曾经投奔者王薄的成功之道。
他的成功,像极了我们今天外出求职的年轻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哪怕我们暂时的处于低谷中,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摸透人的心理,擅于利用人的心理,目标坚定的我们就可能取得成功,找回属于我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