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0-24时,江苏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8例(均为本土确诊病例)。
7月20日至今,江苏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南京市例,淮安市12例,扬州市例,宿迁市3例)。累计出院本土确诊病例例。
目前,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43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32例(轻型1例、普通型31例)。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年1月22日至年9月5日24时,江苏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其中境外输入例)。
江苏:暂时关闭5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18条普通国省道
截至9月6日上午9时,南京、徐州、常州、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泰州等地区5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单向或双向暂时关闭,具体如下:
南京(4个):G25长深高速溧水北出口,G40沪陕高速横梁北出口及往南京方向入口,G沪武高速将军大道、禄口南出口;
徐州(1个):G30连霍高速邳州西出入口;
常州(2个):G沪武高速滆湖出口,S39江宜高速春江出口;
连云港(10个):G15沈海高速海头、罗阳、连云港北、新坝、灌云北出口,G25长深高速赣榆南、大浦、宋跳、灌云西、灌南南出口;
淮安(9个):G2京沪高速淮安北出口,G25长深高速高沟、铁山寺出口、五里牌出入口,G盐洛高速凌桥、石塘出口,S49新扬高速黄花塘、盱眙北出口,S22盐蚌高速东阳出口;
扬州(12个):G2京沪高速泾河、高邮、真武出入口,G扬溧高速瓜洲出入口,S28启扬高速江都北、丁伙、扬州泰州机场、郭村出入口,S39江宜高速江都港、李典头桥出入口,S49新扬高速刘集、陈集出入口;
镇江(8个):G42沪蓉高速句容、河阳出口,G扬溧高速镇江西、上党出口,G沪武高速天王出口,S35阜溧高速丹阳北、镇江新区东出口,S39江宜高速高桥出口;
泰州(10个):G2京沪高速泰州医药城出口,G40沪陕高速广陵、季市出口,G盐靖高速溱潼、安丰、新街出口,S35阜溧高速兴化周庄、海陵、俞垛、大泗出口。
截至9月6日上午9时,全省18条普通国省道单向或双向暂时封闭,具体如下:
扬州13条:
GK+江都出入口
SK2+瓜洲汽渡
SK9+沿江路南
SK7+与邗江交界处
SK+(盐城设置,盐城与扬州交界处)
SK+头桥镇东夹江大桥西
GK+运河南路入口下行
GK+廖家沟大桥中上行
GK+嘶马
SK0+扬泰交界
GK+(高邮市临泽镇)与兴化交界处
GK+氾水查报站
GK13+刘集与甘泉交界处
泰州5条:
G公路K+兴化市千垛镇与扬州高邮市交界处
G公路K20+高港汽渡(与镇江交界)
S公路K兴化市开发区与扬州高邮市交界处
S公路K+兴化市陈堡镇与扬州江都区交界处
G公路K+下行方向九龙扬州界(单向封闭)
张宝娟:严格规范稳定有序慎终如始抓好过渡期疫情防控
9月5日下午,扬州市市委书记张宝娟主持召开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点调会议。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工作组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严格规范、稳定有序、慎终如始抓好过渡期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扬州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进健,市政协主席陈扬,市委副书记孔令俊参加会议。
张宝娟指出,当前疫情防控歼灭战已进入收尾阶段,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和松劲心态,保持韧劲和耐心,慎终如始抓好过渡期和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统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加快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张宝娟强调,要保持疫情防控措施的稳定性,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队伍不松散、执行不走样,平稳有序过渡到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精准精细做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面提高核酸检测及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规范集中隔离点管理,周密细致做好集中隔离期满人员转运和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服务。要保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真诚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切实改进党委政府工作,用心用情、集中力量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稳步提升复工复产率和达产率;加强检查,强化指导,完善企业政务服务专员和驻厂员挂钩服务,落实好企业卫生防疫监督员、消毒专员工作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应复尽复;明确标准,严格规范,分类推进商贸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要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预警监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消毒消杀、心理健康服务、社区管控、核酸检测、病例转运、医疗救治等方面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
王进健强调,越是到关键阶段,越要提高警惕,思想上不放松、不麻痹,保持定力、规范管理,严格按照既定的工作要求、标准和流程,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特别要围绕解决“早发现”的问题,着力提高“两站一场一码头”人员进出查验的能力,提高社区日常管理、人员排查的能力,提高网格化常态长效治理能力,织牢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
在扬州市指挥部的各位市领导和挂钩各县(市、区)、功能区的市领导参加会议。(邹平玉菁)
一图读懂!扬州景区开放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扬州:星级饭店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来了
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关于做好过渡期和常态化防控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扬控发〔〕59号)》精神以及文旅部、江苏省文旅厅有关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分类分级组织推进星级饭店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确保扬州市星级饭店复工复产科学、有序、规范,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为积极稳妥推进过渡期和常态化防控阶段星级饭店复工复产,特制定操作指南。
一、星级饭店复工复产基本条件
(一)制定方案。所有复工复产星级饭店均要落实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主体责任,制定完善的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方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领导机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人员管理、车辆管理、场所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物资储备和承诺书等。
(二)建立机制。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机制。星级饭店负责人牵头,成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领导机构,与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行业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联络和报告机制。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针对性开展应急演练;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处置并上报情况。
(三)落实排查。恢复营业前,要对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史(包括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入境人员和进口冷链货品接触史等)和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进行排查,对来自或去过省内外疫情重点地区及与上述人员有接触史、且未达到隔离(健康监测)时间要求的员工应按规定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
(四)全面消毒。恢复营业前,要对场所环境开展全面的预防性消毒,包括对空调的清洗消毒;曾作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饭店,须按要求开展终末消毒,视情况经消毒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营业。
(五)全员培训。要对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内容的全员培训,培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个人防护知识、“七步”洗手法等。
(六)加强物资储备。星级饭店要根据员工数量和防控需求,购置、配备符合规定的体温检测设备,储备至少保障2周生产使用的口罩、手套、75%浓度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及物资,建立防疫物质库存和使用台账,做好库存储备或建立可靠的物资采购渠道。
二、星级饭店复工复产申请程序
本着自愿和审批相结合的原则,经申请后,由所在辖区文旅部门报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评估同意后可恢复经营。
三、星级饭店疫情常态化管理要求
一是把牢饭店入口。营业期间,旅客进入前,严格落实在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扬城扫码通”验证登记等工作,要求客人规范佩戴口罩;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低风险地区的旅客还要对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对其所携带行李进行预防性消毒。
二是做好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营业期间要做好全体员工常态化健康监测(掌握每名职工健康状况和出行情况),每日严格开展上、下午两次全体职工体温监测,上班时间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异常症状的,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排查。所有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的员工,要配合做好疫苗“应接尽接”工作。
三是完善应急场所设置。所有星级饭店均须设置临时留观场所和临时隔离场所(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房间)。临时留观场所要求靠近出/入口处,通风良好,环境适宜,设立醒目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留观场所;临时留观场所应配备手持测温枪、水银温度计、免洗消毒剂、防护用品等。临时隔离场所要与留观室之间设置专用通道,隔离房间数量合理,一般以同一密闭空间常规操作员工数量确定;临时隔离场所应储备一定的防疫物资和常用生活物资,设立醒目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四是加强场所消杀。每个星级饭店至少要培训1名合格的消毒专员,指导监督做好规范消毒工作。营业期间,加强场所内消毒通风,在服务台和公共卫生间等区域配备足量的免洗手消毒液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每日两次使用75%浓度酒精或含氯消毒剂需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地面、墙壁、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高频次消毒(严禁用酒精对环境及物品进行喷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客房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每天结束经营后应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洁消毒。做好消毒工作的记录登记工作。要定期对设施设备特别是中央空调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登记。
五是落实用餐防控措施。推广分餐制,提供公筷公勺。限制开放的桌台数,同桌人间分散就坐,不同桌(台)的人员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间距。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和顾客规范佩戴口罩(就餐时除外)、保持1米以上间距、防止人员聚集等。
六是加强监督管理。设置卫生防疫监督员,督促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提醒工作人员和顾客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距、防止人员聚集;加强会议管理,要做好会场消毒,严格控制会议人员数量;要加强宣传,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
金沙人:疫情防控的“眼睛”长在哪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市上下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个中滋味,辛酸苦辣,教训深刻。尽管歼灭战胜利在望,但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要谨防死灰复燃,切不可麻痹大意。
病例零新增不等于麻痹思想清零,忘乎所以的似大有人在,这是疫情防控最大的潜在病毒。麻痹大意的病毒一旦产生,如不及时清除,还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唯有慎终如始,绷紧弦、睁大眼,才能盯得紧、控得住、抓得实。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八大能力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展开,发现疫情的能力首当其冲。如何提高疫情发现能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了周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落实到位,在于全市上下能否拥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
城市发现的眼睛在对外的关口。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城市交通出入口,是关键部位。外地来扬人员是城市的客人,礼待他们,是待客之道,但查验“两码”并留有记录也是必不可少,这是外防输入的重要任务。即使今后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有效阻断病毒输入,仍需超前谋划、及早应对,使之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单位发现的眼睛在自家的门口。无论是宾馆饭店、旅游景点,还是商场超市、影院图书馆;无论是工厂企业、机关单位,还是农贸市场、医院药店,只要是开门对外的单位,不管人多人少,进门都必须扫码测温,这是今后进出公共场所的新常态。即使没有手机的老人小孩,也得留下身份信息,为疫情防控布好第二道防线。
个人发现的眼睛在自觉的心口。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不是喊在嘴上,而是放在行动上。经此一疫,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城市是大家的城市,有一例病例发生,全城都不得安生。要使大家安生,就得每人都有自我防护意识,及时纠正身边防疫不端行为。只有每个人远离病毒,城市才能不受病毒折磨,生产生活才能不受病毒影响。在外戴口罩、不聚集、“一米线”,在家或单位多通风、勤洗手,是每个人自我防护的基本要求,这是城市防控的第三道防线。
专业机构发现的眼睛在巡察的哨口。疫情防控常态化,既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也要专业机构精准指导。利用大数据,依托专业技术,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对所有流入流出人口进行适时动态分析研究,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的放矢地精准防控,做到亡羊补牢,不失为城市疫情防控的第四道防线。当然,我们还要组织专业队伍,对疫情防控进行不间断巡查,发挥流动哨的作用,及时纠正单位个人防控不力的错误行为。
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及早发现疫情是防控能力当中最重要的能力,练就发现疫情的火眼金睛,是每个单位和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只要做到这一条,压实“四方责任”,打赢疫情防控的歼灭战、持久战、总体战,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基础,“好地方”还是风采依旧,扬州发展依旧魅力四射!
北京9月5日无新增
9月5日0时至24时,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孙乐琪)
北京:机关事业单位疫情应急处置指引发布如有疫情立即封闭管理不进不出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机关事业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引,要求各单位如出现疫情立即采取临时封闭管理措施,不进不出。
该指引适用于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期间,机关事业单位在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的应急处置工作。其中,在人员处置方面,单位要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室,用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人员在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集中隔离点之前暂时单独隔离;立即采取临时封闭管理措施,不进不出,所有人员应佩戴口罩,限制活动范围,同时按照本单位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将相关情况告知单位员工,注意安抚员工情绪,并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沟通引导。
单位要组织员工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由疾控机构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或高风险人群。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按要求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高风险人群按要求开展居家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高风险人群开展居家医学观察时,要第一时间向社区主动报到说明情况。单位应及时进行人员信息汇总,跟踪各类人员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并就医。
在环境处置方面,单位要立即开窗通风,使用集中空调时,各房间保持独立通风,以最大新风量运行;配合疾控机构,对单位重点区域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可能污染的工作区域、居住房间、活动区域、公司车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进行终末消毒。
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单位应严格落实并动态调整各项防疫措施。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等实际情况,单位决定是否实施调低上岗率、封闭管理或停工停产等措施。(孙乐琪)
北京: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创新
当前,随着世界各地对疫情影响的认识逐步加深,各国专家均对疫情后的城市长期发展提出了预测和建议。有学者认为:“这场病毒引发的危机可能为超负荷运转的城市提供了一个短时间的窗口,重新焕发创造力。”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窗口,探索疫后城市发展新动力,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的创新,我们不仅能够见证城市的复苏,还会收获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
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区分区规划编制完成后,当前北京正在全面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力图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实践新发展理念,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变革新方向,推动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石晓冬伍毅敏张晓莉贺凯寇春歌)
河南:零售药店恢复销售退热药品四类药品强化销售监管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模式,为方便居民生活,近日,河南省药品监督局发出通知,解除零售药店暂停销售退热药品管控政策,这意味着河南省零售药店可恢复退热药品销售。同时,河南省将强化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四类”药品销售监管。
按照河南省药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药品流通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南省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药品流通监管,调整退热药品销售管控政策,解除零售药店暂停销售退热药品管控政策,督促零售药店引导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有序就诊。
但是,“解封”并不意味着“解防”,河南省将严格落实药品流通环节疫情防控责任,进一步强化药品零售企业“哨点”监测工作,加强对药品零售单位的监督检查,强化对药品零售单位销售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等“四类”药品的监测管理,做好购药人员登记管理,建立发热病人“早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四类”药品销售情况监测和登记上报责任。
按照“线上线下一致”原则,河南省也将同步强化网络销售药品监管,重点监测监管通过平台销售“四类”药品情况。对不按规定销售相关药品的经营者,采取链接下架、限制销售等措施,切实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汪辉王红)
郑州:金水区首批10个无疫社区(村)挂牌
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党组织为“桥头堡”,全力打造“健康郑州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已在金水生根开花结果——9月4日上午,金水区首批10个“无疫社区(村)”集中授牌仪式在经八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据悉,自“健康郑州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金水区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动员驻区单位、“红色物业”和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切实把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筑牢社区(村)防控的第一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据了解,金水区将以此次授牌仪式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铺开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坚持高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年底实现无疫社区(村)全域覆盖,打造新时代社区(村)生活新风尚。(党贺喜敖娜姚淼)
来源:综合北京日报、郑州日报、扬州市文广旅局、扬帆
实习编辑王伟
制作曹宇
责编肖东
审稿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