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能治愈吗 http://www.wzqsyl.com/m/隋朝的开国皇帝叫杨坚,原本是北周宣帝的老丈人。
周宣帝去世后,他年幼的儿子继位。杨坚就成了小皇帝的辅政大臣。杨坚一边辅政,一边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很快杨坚就掌握了朝中大权。
等到时机成熟,杨坚就逼小皇帝退位。然后杨坚自己当了皇帝,把国号改成隋,定都大兴(今西安),他就是隋文帝。
杨坚虽然梦想成真当了皇帝,但还有个艰巨的任务没有完成,隋朝建立的时候并没有完成统一。
在隋朝的南边,还有一个陈朝在蹦哒。陈朝皇帝陈后主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把国家弄得一团糟。杨坚就出兵攻打陈朝,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公元年,陈朝灭亡,历时近年的南北朝时期到此结束。
隋文帝在位时,国家繁荣、稳定,人们把这段时期称为“开皇之治”。隋文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那就是确立了一项制度——三省六部制。
杨坚在北周被封为“随国公”,他当皇帝之后要定国号,觉得“随”字偏旁有“辶”有走的意思,不能长久。于是把它去掉,把国号定为“隋”,觉得这样就吉利多了。
隋文帝当皇帝没多久,就开始考虑定接班人,他把大儿子杨勇立为太子。但是,二儿子杨广也想当接班人。
为了争夺皇位,杨广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乖宝宝”,勤奋好学,不贪财,不好色。隋文帝对杨广非常满意。杨广还拉拢亲妈孤独皇后和朝中大臣们,让他们都站在自己这边。杨广的势力很快就遍布朝野,然后大臣们一起向隋文帝说太子的坏话。
最后,在杨广势力的组团忽悠下,隋文帝废掉了太子杨勇。杨广被正式立为太子,如愿以偿地当上接班人!
隋文帝去世后,杨广登基,就是隋炀帝。隋炀帝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因为他做了一些好事,但做了很多坏事。
隋炀帝主要贡献有两个:
1、确立科举制
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当时考试工两个科目——明经和秀才,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参加,成绩好的就可以做官。
隋炀帝在位的时候,又增加了一门科目——进士。从这时起,科举制正式确立了。
“科举”的,意思就是分科取士,根据科目选拔人才。从此以后,选拔官员更看重才学而不是出身,这就给了更多的人进入仕途的机会。很多人需要进学校读书参加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把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科举制度延续了约年。
2、开通大运河
咱们学过地理就会知道,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是从西往东流。如果能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把这些河连起来,那么交通是不是就方便了?
隋炀帝就是这么想的,他下令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专门用来运输物资的河。
当时隋朝的几条主要河流,从北向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利用这五条河流之间的一些原有河道,把他们重新开凿疏通,最终形成几条新河流——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广通渠。
这样一来,五大水系就被连起来了,而这些新开凿的河流就统称为隋朝大运河。
这条河的起点是北方的涿郡(在今北京),向南途经新建的首都洛阳,终点是余杭。大兴作为原来的首都,同样有运河经过。几个主要城市都在运河沿线,从此以后,大家可以坐着船到处旅游、做生意。
大运河的意义,就在于它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无论是科举还是大运河,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隋炀帝的贡献也仅限于此。其他一系列操作,把整个王朝引入了灭亡的深渊。
隋炀帝的暴政主要有4个:
1、营建东都
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统治,决定把首都从西边的大兴搬到东边的洛阳。搬家首先得有个新家,所以,隋炀帝下令在洛阳修建宫殿。
建宫殿需要人手,于是朝廷征召了大量百姓。他们不能在家种地,因为要去给皇帝干苦力。
2、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虽然造福后世,但这是个很大的工程,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3、三征辽东
隋炀帝不但喜欢建工程,还喜欢打仗。他在位期间,三次发兵攻打辽东。打仗就需要士兵,于是,又有大量老百姓被强行拉上战场。
4、巡游江南
隋炀帝还喜欢旅游,他修大运河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方便他巡游江南。每次下江南,他都带着浩浩荡荡的团队,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在位期间,搞了一堆很大的工程,老百姓累死累活不说,建工程需要大量的钱,这些钱当然要从老百姓身上搜刮。
所以,隋炀帝统治期间,老百姓的负担那是相当重。隋炀帝的暴政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农民起义。
起义声势浩大,很快就席卷全国。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上的将领和官僚也纷纷起兵,反抗隋朝。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隋朝走向崩溃的边缘。
此时的隋炀帝,却还在南方醉生梦死。
公元年,正在江都享乐的隋炀帝,被谋反的部下杀死,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