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点击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即将到来之际,11月30日,“扬州市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来到江都区小艳子志愿者协会,用生动的案例宣讲《扬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宪法内容和准则,增强群众的宪法意识。一年时间,巾帼法治微宣讲开讲了20余场,不仅从1.0版本升级成了2.0版本,宣讲内容还从“订单式”升级成“菜单式”,宣讲队伍更是从20多人扩展志愿队伍和志愿者达千余人。活跃在城市里的一支支巾帼队伍,以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法律法规宣讲更加接地气、入人心,为推进扬州民主法治进程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从“订单”到“菜单”
几十场精准宣讲确保“入耳入脑入心”
“我国根本大法是什么?有谁知道?”“宪法!”宣讲现场异常热闹。江都区小艳子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吴丁娟说:“一场宣讲,通过多个身边的案例,让大家对宪法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巾帼法治微宣讲,自年9月开讲以来,扬州市人大机关妇联直接开展的宣讲达30余场次。“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通过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不断扩大《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等11部地方实体法的知晓度,持续引导市民形成自觉守法、有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我们也会努力成为宣讲队伍的一员,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将来还要带动身边人一起学法普法,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宣讲现场,江都区小艳子志愿者协会负责人高雁表示。随着巾帼法治微宣讲的不断开展,微宣讲的“知名度”也在悄悄扩展,不到半年,“宣讲订单”接二连三。为贯彻落实好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党委对机关妇联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挥好机关妇联在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实践、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实施意见》随即出台。从宣讲内容到宣讲队伍、宣讲对象,从如何备课到怎样讲课,都有制度化的规范指导。巾帼法治微宣讲平台也实现了由“订单式”向“菜单式”宣讲的迈进。扬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处处长王彬彬表示,有了《实施意见》,讲课就有了“菜单”,而备课讲课的方式,也开启了同步升级,从年成立之初的“微宣讲1.0”升级成了“微宣讲2.0”,“集体备课+破题会议+试讲”,不断优化备课方式,按序时进度推进每个宣讲项目,切实提升法治微宣讲的工作成效。坚持时间服从质量,成熟一个宣讲一个,用“菜单式”宣讲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法治需求,确保每场宣传“入耳入脑入心”。
从人大系统到各行各业二十多人扩充至巾帼队伍近千人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垃圾分类吗?”“知道!”“这四个分别是什么垃圾桶呢?”……今年6月,扬州市机关三幼文昌园来了一位宣讲老师,为20多位师生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宣讲,这是“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第13场宣讲活动。看视频、做游戏、举手抢答......一边是小朋友在台下边玩边学,一边是幼教老师们“趁机”丰富了垃圾分类的授课知识。无论是进基层、学校,还是去机关、社区,每到一处开展法治宣讲,总有热心妇女想要加入这支队伍。“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以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宣讲内容,是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向基层的再次延伸和有益补充。”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潇介绍,月度向党组汇报、半年进行总结,扬州市人大机关妇联抓好巾帼法治微宣讲的队伍建设。如今,一支20多人的宣讲队伍扩展到全市多支巾帼志愿者队伍,一支支“巾帼法治”旗帜飘动在扬州的各行各业。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妇联干部说:“宣讲是立法后宣传的新平台,我们通过宣讲广泛听取群众对人大工作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分类梳理、汇总转交,为人大相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相关问题解决,做好法治宣传的‘后半篇文章’。”“市人大专业组女代表、县(市、区)人大女同志、相关职能部门、相关社会组织女同志……目前,有近千人成为了市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的一员。巾帼法治微宣讲成为了广泛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不断推动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综合处处长蒋蓓说。扬州市人大机关妇联干部纷纷表示,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扬州人大巾帼法治微宣讲”将不断提升服务人大“四个机关”建设的水平,让地方性法规更加接地气、入人心,助力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来源:扬州市妇联、扬州市人大机关妇联
编辑:林洋
校对:吴元梓
审核:杨易霖
总编:陆艾涢
点击进入“江苏女性”网手机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第五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决赛暨江苏她力量创意分享会圆满落幕首届“中国式现代化与妇女发展研究”论坛暨年江苏省“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月”启动式在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