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办好田间事种田更轻松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通讯员凌九州记者陈洁文眼下,扬州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田间地头农事催人忙,农田建设热火朝天。今年夏收前夕,我市22.7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使用,科技机械化为农民夏粮收割行了方便,让不少种粮大户“偷个懒”。路好走了,麦好收了机声隆隆,麦芒飞扬。近日,江都区郭村镇种粮大户周新武在田头看着收割机收小麦。“又是一个丰收年。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农民越来越‘偷懒’。”站在自家麦地旁,周新武笑得眯起了眼。以前,夏收是周新武头疼的时候。因为田间设施不配套,很多农机手不愿到他家田里收割,即使找到拖拉机手来运粮,价格也比其他田块多十几元一亩。“如今,郭村新建了1.5万亩高标准农田,我的亩田也在其中。”望着一台台收割机在自家田里忙碌,周新武高兴地说,“路好走了,麦好收了。”在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手汤家勇告诉记者,以前田间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拖拉机不小心都会掉沟里,更别提大型收割机了,“现在好了,路修好了,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了。”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修建防护林网、整治沟道、建设生态渠道……在江都区吴桥镇和邗江区杨寿镇,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通过转变农田建设方式,加大相关农业措施应用,保护了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减少了农业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升了农村、农田环境整体美观度,逐步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扬州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据了解,去年我市投入超过4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2.7万亩,资金投入和建设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以前,田间道路差、过道涵不配套、水沟渠不畅通。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加旺表示,该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以逐步解决群众反映的农田基础设施问题为导向,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眼下,我市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陆续推进。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冯龙庆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3%。今后,还会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力度,为农民增产增收及乡村振兴夯实基础。本文来源:扬州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