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12/a3rhiab.html▲修缮后的贾氏庭院,在夕阳中微微泛着金光
扬州素来有“巷城”的美誉,老城区内密布着大大小小多条巷子,纵横交错、市井气息浓郁。青砖灰瓦马头墙,记录着每间老房独有的故事。
近日,位于广陵路大武城巷的贾氏庭院经过1年多的修缮,这座历经沧桑、见证扬州盐业发展的百年古宅,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开门迎客。
壹
提到贾氏庭院,或许很多人会觉得陌生。
众所周知,扬州因盐业发达而繁荣,盐业的兴盛自然离不开盐商。贾氏庭院的主人贾颂平自其曾祖父从镇江迁居扬州,从事盐业经营,到他这一代已发展成为知名度较高的大盐商。贾颂平盐号“同福祥”在江都、高邮、宝应和仪征等地均设立分号,经营盐业,进行官盐运输、销售,并入股银行。
他是扬州历史上著名的“盐钱两栖”人物。
▲俯瞰贾氏庭院
光绪年间,距今大约年前,盐商贾颂平在大武城巷建宅院,同时收购院后的二分明月楼,与宅院连为一体。我们现在所说的贾氏庭院就包括宅院与二分明月楼两部分。
季节流转,广陵路两旁的法桐树叶颜色开始分层,逐渐褪成了黄色,熙熙攘攘的人流显得毫无时间交替的萧瑟之感,古城的人间烟火气在此升腾。
▲大武城巷
沿着路口标示就此转入大武城巷,巷道蜿蜒狭长,错落有致、高高矗立的马头墙显得空间颇具纵深感。
这片马头墙属于贾氏盐商住宅的一部分,保存风貌较好,具有极高的古建研究价值,因而被称作“扬州最美马头墙”。
▲贾氏庭院大武城巷东入口
贰
贾氏盐商住宅位于大武城巷1-5号,大门朝东,由此门进入,得见东路建筑。整个宅院分为东西两路,中间以火巷间隔,左右相连,前后贯通。
东路建筑傍大武城巷曲折巷道而建,呈南窄北宽状。由门堂进入贾宅后,东路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中以小型园林相隔。南宅前后四进,依次为前客厅、花厅、大厅及第四进住宅楼;北宅分东西两轴,东轴前后两进,西轴一进,均为二层住宅楼。西路建筑与东路建筑之间以火巷相隔,首进为大厅,其后排列有会客楼、对合房、前住宅和后住宅共五进房屋。
▲修缮前的贾氏庭院(部分)
解放后住宅部分被用作明月幼儿园校舍,如今早已废弃,西边的山林则被被改造成原广陵小学操场。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影响,贾氏庭院这座砖木式建筑群残损程度较重,部分房屋甚至坍塌成为危房。
“修旧如旧”,是保护修复古建筑的重要宗旨之一,而摆在贾氏住宅修缮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旧”从何而来,没有依据怎可闭门造车,好在朱江先生的《扬州园林品赏录》和陈从周先生的《扬州园林》中有所记载,相互对照之下,工作人员这才开始下一步修复工作。
▲《扬州园林》一书中贾氏住宅底层平面图
经过前期实地查勘,贾氏庭院修缮整体采用整体揭瓦不落架大修的方法对墙体、屋面等处进行修复,在不动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将屋顶、屋檐掀开,视房屋损坏情况进行零件维修及更换。
▲修复后的贾氏庭院
修缮工作自19年启动,于今年完成,修复后的贾氏住宅房屋外形完整,恢复了正常使用功能。
叁
走进修复后的贾氏庭院,屋内墙面洁净平整,立柱表面光滑、上色均匀,恢复其原有光彩。
沿楼梯拾级而上,空空荡荡的空间里,油漆的气味尚未散尽。太阳逐渐西移,阳光透过小窗在墙面上显现出轮廓。
倚在窗前,修复后的屋面一览无余,修缮时拆除用红砖堆砌的马头墙,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青砖墙体。青砖灰瓦,似乎在诉说着贾氏庭院的故事。
▲修复后的马头墙及屋面
据了解,修缮后的贾氏庭院之后将纳入大运河盐商文化街区的一部分,融合民宿、文创、轻餐饮等多种业态,搭建古城文化新空间,让这座古宅焕发新生。
贾氏庭院未来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