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代后妃和公主对国家影响有多大内政外交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http://m.39.net/pf/a_11497623.html

后妃是汉代*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文中将皇帝的妃子都纳入后妃行列,即太后、皇后和其它封位妃子。一般来说,后妃的身份是帝王的妻妾,其职责主要是管理好后宫以及树立好“母仪天下”的形象。但是由于她们身处皇权中心,作为君王身边的女子,或多或少都会对*治有所参与和影响,《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有:“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表明皇帝后妃参*的影响之大。

公主也是*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由于西汉时期与匈奴特殊的关系,汉代的公主以和亲的方式参与汉朝的*治和外交,并以自身的能力活动于当时的*治环境,产生了不同寻常的作用。这些*治活动往往涉及的是王储废立,排除异己,整治吏治,外交来往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大事。

一、汉代后妃

汉代后妃通过自己的能力和人脉决定王储的废立。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后吕雉便是后妃干*的代表人物,“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在辅佐刘邦过程中吕雉就在慢慢积累自己的权力。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自己的*治地位,面对太子刘盈皇位继承的危机,消除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威胁,吕雉找到张良出谋划策,请出“商山四皓”说服刘邦,最终达到目的。这场夺嫡风波的平定,吕雉发挥了她超常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在官场中周旋,首先她威逼利诱张良,与张良交好,让张良能够诚心的替她出谋划策。

她听从张良的提议,利用太子的身份卑辞厚礼请出了“商山四皓”,保住了使太子刘盈的地位。在汉惠帝刘盈逝世后,她执掌*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利用张良之子张辟强和陈平周旋,让陈平采纳张辟强的计谋,让吕家的人都入宫,吕氏权由此而起。后妃与皇帝本是荣辱共同体,在参与*治活动中通过自己特殊的身份实施*治活动以巩固皇权、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维护皇权的稳定。

最为典型的是吕后通过与亲信谋划,清除了韩信和彭越这两个汉代中央集权路上的绊脚石时刘邦还在外征战,吕后便和萧何计谋除掉了韩信,对其他的功臣也起到了一个震慑作用。不久,彭王当者吕后的面,诉说了一番自己无罪的言论,面对彭王的求情,吕雉一面答应另一面却对刘邦说彭王的势力根深蒂固,容易养虎为患,最后借此机会除掉。刘邦许可,吕雉乃设计让自己手下的人告发彭越谋反,故而“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从中可以看出吕雉善于与人交际,在官场上丝毫不输于男性的运筹帷幄,与萧何用计谋杀死了韩信。在处理彭越的事件上,她假装答应为他说情,实际是想彻底铲除异姓王的危害。可见吕雉作为靠近权力中枢的人物,在官场里用计周旋,为刘邦建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二、汉代和亲公主

汉代的和亲*策,使得汉代的公主以特殊的方式参与*治活动,以自身的特殊身份和社交能力维护了汉朝的稳定和发展。汉代和亲公主众多,和亲*策虽非处理汉代和匈奴关系的最佳良策。但是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汉朝的和平。汉武帝时期为了结合乌孙对付匈奴,便派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以公主的名义嫁去乌孙国,作为连接汉朝和乌孙的*治纽带。

乌孙首领猎骄靡以刘细君为右夫人。刘细君死后,“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解忧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代替细君公主巩固双方关系而远嫁乌孙。解忧公主在一生期间不仅作为维护西汉和乌孙的*治纽带参与其中,也为了自身的利益她也参与两国的事务上,在乌孙面对匈奴入侵的危机之时,她曾两次上书到西汉皇帝手中,最终在宣帝的派兵之下解决了乌孙危机。

后来又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利益,控制乌孙,解忧公主毅然决然的联合汉朝使者魏如意策划一场谋杀,这场谋杀虽然失败了,却也看出了解忧公主在两国之中周旋时发挥了自己的*治作用,促使与西汉和乌孙保持了良好的往来和联系。

和亲公主里面王昭君很有代表性。王昭君是在汉元帝时期,以“良家子”的身份选入宫中的。王昭君入宫以后并未得到汉元帝的宠幸,日积月累,心里产便产生了哀怨,恰逢呼韩邪拜访汉朝,王昭君便自愿请求出塞。王昭君在呼韩邪的临辞大会上面见了汉元帝和呼韩邪,汉元帝被其真实的美貌所吸引,虽有反悔的想法,但考虑到有损于汉朝与匈奴之间建立的信任,便放弃了。故王昭君随呼韩邪到了匈奴,并深得呼韩邪的宠爱。

昭君出塞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昭君作为和亲公主远嫁到匈奴,对汉朝和匈奴的关系起到了缓和作用。呼韩邪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这一内容就表明王昭君作为和亲公主对两国之间的影响,为两国交界地区的人民带去了安稳的生活。王昭君在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相当于汉代的后宫之主。

王昭君能够在他国受到如此的肯定和待遇,与她个人的社交能力息息相关。王昭君在面对后宫无出路之时,为自己谋得和亲之路。她的婚姻是两国*治交好的纽带,故而她处理好与匈奴首领的关系对汉朝至关重要。王昭君在匈奴十多年,适应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促进了汉匈边界40多年的和平与安定。昭君出塞不但换来了边境的和平,缓解了民族矛盾,而且还推动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外商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